为什么要发烧充电头
曾经某论坛有小伙伴发帖,说30多岁的男人沉迷各种东西,最后带了一句沉迷充电头,我表示非常扎心,完全就是我自己啊。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沉迷充电头呢?
充电头有什么讲究
判断充电头功能最直接的需要了解充电协议,目前以PD和QC为最常见的协议,目前电子产品至少都支持他俩的一个,比如苹果阵营和大多数Type-C的电脑都支持PD,安卓手机一般支持QC,还有其他品牌私有快充协议,一般以我国这几年热门手机品牌推出,可谓是百花齐放,大多数小伙伴用的云里雾里,让我来一个一个介绍。
USB-PD全称USB Power Delivery,是USB官方标准,也是最有可能成为市场统一标准的充电标准,目前PD发展到3.0,加入了PPS可编程电源,支持3V~21V电压范围,调整幅度20mV实现低电压大电流直冲,最大支持100W功率,满足了QC快充协议的支持,是Apple和Google唯一指定的快充协议。
得益于PPS的加入,PD协议兼容性更强。
QC全称Quick Charge,是高通发布的快充标准,市面上使用高通骁龙处理器的手机都能使用这种充电机技术,目前最新标准为QC5,充电功率达到100W+,效率更高,发热更小,并且兼容USB-PD标准。
安卓阵营支持的最广泛的协议。
PE全称PumpExpress,是联发科发布的标准,最新为PE 4.0,支持Type-C线缆,电流最高5A,功率最大30W+。
FCP 全称为 Fast Charge Protocol,SCP 全称为 Super Charge Protocol。
是华为公司发布的标准,最初Mate 8配备FCP快充充电器,Mate 9开始使用SCP快充充电器,FCP和QC 2.0都采用固定高压9V2A,升级为SCP最高支持22.5W功率快充,之后Mate 20 Pro和Mate 40 Pro将SCP快充分别升级到40W和66W。
三方充电头支持最多的国内协议。
VOOC是OPPO独立自主研发的快速充电技术,汉语叫「闪充」,最初使用在OPPO Find 7上,「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就是当年的广告词,VOOC支持5V4A的20W功率,18年发布SuperVOOC超级闪充,将电压提升到10V,最高支持10V5A的50W功率快充,20年提升到125W。
除了自家充电头,三方少有支持的协议。
FlashCharge 1.0支持5V4.5A的22.5W功率快充,19年升级到2.0支持11V3A的33W功率,并且兼容QC2.0,20年和SuperVOOC一起升级,将充电功率升级到11V5A的55W功率,并且发布支持120W充电效率的iQOO 5 Pro机型。
除了自家充电头,三方少有支持的协议。
氮化镓技术的引入
充电头这两年的改进,与氮化镓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传统充电头采用半导体硅技术,体积大发热大,而氮化镓具有导热效率高,可靠性高的特点,用于制造充电头不光能够降低发热减少体积,还有更高的可靠性。
得益于氮化镓的特性,氮化镓充电头除了体积小、功率高,还可以具备多个充电接口,这也给充电头的高集中度提供了可能性,所以目前充电头可玩性才如此强。
充电头都有哪些种类
我把目前充电头分为三个大类,具体特点后面细说。
iPhone11 Pro
这款iPhone是首个随机配备18W PD套装的iPhone,虽然不算领先,但也够用,配备3190毫安的电池,相比上一代略有增加。
A13处理器放在现在也不过时,使用仍然很流畅,完全没有卡顿,日常使用没有任何影响。
一加 10 Pro
1月11日才推出的一加10Pro手机,配备了5000mAH大电池,支持SUPERVOOC 80W有线超级闪充和AIRVOOC 50W无线超级闪充,实测32分钟充到100%,无线也可以在47分钟充到100%,边玩边充一小时能充到47%,当然必须用支持SUPERVOOC的原装充电头。
一加10Pro是22年春节前推出的骁龙8Gen1旗舰机,使用骁龙8移动平台+LPDDR5+UFS3.1超级闪存+索尼IMX789主摄+索尼IMX615前摄,应对骁龙8最新火龙处理器,一加这次依旧拿出9RT占优的立体空间散热系统,散热面积高达34000mm2,散热效率是一加手机迄今为止最强一款,保证处理器以最好的状态工作。
先说结论:
无线充电版
国家要求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传输功率不超过50W,这是出于无线充电设备影响控制无线射频的考虑。
贝尔金 无线充电板 三合一
这款充电板除了贵没别的缺点了。
对于拥有苹果全家桶的小伙伴,相信都有第二天起来发现耳机和手表没电的情况,这时候一个三合一充电器就派上用场了,晚上玩电脑的时候冲手机,自然就想起其他两个设备是否要充电,手表是每天都得冲,耳机隔几天充一次就好,顺便说一句,苹果MagSafe官方最高功率也就到15W。
无线充电板绝对是用完就回不来的设备,尤其是对于最高才20W的苹果手机玩家,本身有线充速度就不太快,相比充电板的方便,完全可以放弃有线充。
颜值是这款充电板第二大特点,这款和iPhone 13一起推出,可以支持Watch7,很多三方充电板是不支持升级后的Watch 7的,相比上一代贝尔金无线充,采用平面设计,这样就不用必须使用MagSafe的手机磁吸手机壳,放在上面一样可以充手机。
颜值和质感方面说是天花板也不为过,连接的电源线采用卡槽设计,不易碰掉,最细节的地方是充手表的背后还配备了给不同表径调整高低的小设计,而且表可以立着充电也可以放平。
快充效率:
苹果MagSafe无线快充协议。
另外上次有个朋友让我测试三个全充电的同时手机能不能达到15W,臣妾做不到啊,这款充电板线不是USB,没办法测。
桌面座充
桌面座充有如下特点,可能包含但不全是。
贝尔金 桌面座充 108W 四口
贝尔金这款桌面充电站配了四个接口,两个Type-C,两个USB-A。
贝尔金的做工和设计毋庸置疑,充电头采用电源线连接,根据我实际使用情况,桌面充电源线是极其方便的设计,就像拓展坞一样方便,其次整体乳白色设计,与苹果设计语言类似,底部四个橡胶脚垫放置在桌面上非常稳固。
快充协议:
这款的亮点是单口输出最大96W,C1加两个A1/A2口仍然可以输出96W,四口同时输出C1口仍然能够输出65W,65W已经满足了大部分笔记本电脑的需求了,实际上这个96W专门就是给苹果Macbook Pro 16设定的,如果你用这款电脑,那么这个座充必入。
从官方的兼容列表看,应该是对PD的协议兼容,其他协议我们自己测试一下。
测试情况:
AOHI奥海 桌面座充 120W 四口
实物做工优秀,380g的重量,相信内部设计也非常结实靠谱(这次舍不得拆了)。
没有死角的高品质座充,接电源后有绿色灯光指示。
快充协议:
支持最大100W的单口Type-C输出,基本办公本都没问题,其次苹果、华为、小米、三星、Switch也都支持,说明支持PD PPS 100W和QC 4.0和华为快充协议。
测试结果:
实测这款Type-C不支持华为,但最高支持PPS 105W,USB-A扣支持华为FCP最大18W,但不支持PD 3.0 PPS,所以他两个Type-C口最适合给电脑充电,或者给支持PD快充的小米,能够达到最高效率。
绿联 桌面插座 30W 三口
目前活动价可以做到99。
不得不说绿联这几年的产品真是做到我心坎上了,这款绿非常讨喜,他本质是一个插座,能够插两个国标插头,此外配备三个充电口,单Type-C支持最大30W快充,U口最大支持18W输出。
实物和广告图可以说完全没有差别,前盖不是开关,只是装饰,带线带国标插座的这种座充,特别适合出差随身带,之前我带的是有U口的插板,每次出差别提多好用了,现在有了他,去哪都揣包里,带几根线就可以凑活过了。
这款做工没有可以挑刺的地方,他的设计是让最好看的前面板朝着用户,背后俩插座把线藏后面,上面三个U口用于充设备,但是这款设备还是得带电源的适配器,因为最大只有30W输出。
快充协议:
从官方的兼容设备看,应该是支持PD、QC和华为的FCP,具体我们来测试。
测试结果:
作为充电插座,这款支持PD PPS 33W华为FCP和QC4,满足基本快充需求。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