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学生戴头环监测走神引争议,是学习利器?还是“紧箍咒”?

这段时间,一条名为#浙江小学生戴头环监控走神#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

这款名为FCOUS ONE的头环可以检测脑电波,评判学生上课是否集中注意力,并给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情况打分。

分数还会实时传输到老师的电脑上,也会像考试成绩排名一样被发到家长群里。

该头环的核心原理在于,通过采集大脑中的生物体征信号,把生物体信号和人类的行为进行连接和解读,从而通过外界设备来读取大脑,从此进行专注力评分。

但是,如果把它用于实时监测上课走神,是否合适呢?

此事也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对于学校将这样的产品引入学生课堂中,只有个别网友表示支持。

剩余网友几乎一边倒地进行了质疑,认为这是技术监控,禁锢学生的自由。学生上课难免会有走神的时候,这种做法不仅不人道,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利用高科技,监控学生是否在认真学习,这些浙江小学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前段时间,南京一高校校园、图书馆、学生宿舍、教室等场所都安装了新的人脸识别门禁,这样一来,除了能自动识别学生的出勤情况外,还能识别出学生是否认真听讲,课堂上抬头低头了几次,低头是否在玩手机,是否闭眼打瞌睡等。

当时舆论对人脸识别进校园的争议也很大。

很多网友认为,这样的系统在校园内广泛应用或涉嫌侵犯隐私,在某种程度上还严重侵犯了学生和老师的尊严,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老师授课能力的不信任。

而且,还有人指出,学生在长期监控的环境下学习、生活,容易养成“表演型人格”。

对于学校在教育上使用高科技产品,教育部也回应称,“希望学校非常慎重地使用这些技术软件。”

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有其年龄特征:

新生儿注意力是5~10秒;

3个月宝宝注意力1~2分钟;

6个月是2-3分钟;

1岁半是4-5分钟;

2岁幼儿的注意力为6-7分钟;

3岁为8-9分钟;

4岁是9-10分钟;

5―6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0-15分钟;

7-10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20分钟;

10-12岁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25-30分钟;

12岁以上能超过30分钟。

而这个头环,通过监控,孩子会产生“害怕老师发现自己上课不认真”的心理,从而不得不集中注意力长达45分钟。

长时间强制性地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带来的结果就是导致疲劳和神经紧绷。这个头环并不是在一个良性的循环里促进孩子听课,而是通过科技手段,强迫孩子做一些违背人体注意力规律的事情,类似于透支后期能量来达到“注意力集中速成”

关于注意力,

你了解多少?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

“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所以注意力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

由于注意,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问题,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没有注意,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

是什么导致注意力

难以集中?

1、生理原因

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这是正常的,只要教养得法,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


2、病理原因

儿童存在轻微脑组织损害、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另外,有听觉或视觉障碍的孩子也会被误以为充耳不闻,不注意听或视若无睹。这些情况需要得到专科医师指导下的治疗才能改善。

3、环境原因

许多糖果、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掺有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的食物,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心度。此外,孩子的学习环境混乱、嘈杂、干扰过多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加之现在的孩子过早过多接触各种电子产品、短视频,导致长时专注力能力遭到破坏。

不管怎么说,学校出于提升学生注意力的初衷是好的,但更多的精力,还是应该放在优化教学手法,提高老师上课时的调动能力上。

文案/邵敏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9年 11月 7日
下一篇 2019年 11月 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