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来,世界和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变。
有些变化是社会层面的,有些则是个人能直接感知到的——可以说,生活的很多改变往往从我们不易察觉的日常开始。
经韬纬略智库推出“百年百物”特别企划,选出100年来改变我们生活的100个事物。
这个挑选的过程甚至有点惊喜,因为它们就隐藏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里。
沉溺于现代社会的人不擅长想起,但也不应该忘记——每个小事物,都源于一个伟大而新奇的创想。
PRODUCT
产品
001 圆珠笔
002 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诞生于1975年,其最早的形态可能会颠覆你的想象(见下图)。相较于传统相机它的优势是能拍摄更高精度的图像,并实现对图片的数码化存储。它的出现省去获取照片的等待过程,拍照的目的与传播的过程也由此产生了根本变化。
003 塑料袋
1960年代,塑料购物袋开始批量生产并大规模使用,到1990年代,塑料袋几乎完全替代了纸袋。带来方便的同时,塑料袋也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成为2010年《时代》杂志评选出的“50大最糟发明”之一。孟加拉国是全球第一个实施塑料袋禁令的国家,2008年开始中国内地也对“限塑”的执行逐步严格。
004 运动鞋
19世纪,当硫化橡胶成为鞋底原料,初代运动鞋就此诞生。美国人用sneaker(鬼鬼祟祟的人)来形容这种穿着轻巧不出声的鞋子。20世纪的运动风潮与大工业生产让运动鞋从专业竞技场走入普罗大众的生活,各大品牌又在比拼中叠加技术含量。由于街头风盛行,它现在成了一种流行文化符号,限量款在二手市场上的火热则又赋予了它某种投资属性。
005 胸罩
20世纪初,胸罩的兴起宣告上一代产品束腰的式微。因为轻便,同时能有效支撑乳房、避免尴尬,胸罩得以迅速普及。跟随审美的变化和功能演进,胸罩不断变换形态:或钢圈衬垫或一体成型,NuBra或运动背心。它是保护又是束缚,是紧贴第二性征的欲望符号,也可以是女性主义的文化象征——当胸罩革了自己的命。
006 乐高
1932年,丹麦木匠Ole Kirk Christiansen开始制作玩具,两年后,玩具品牌“LEGO”诞生——丹麦语意为“玩得好”,在拉丁语中是“搭建与堆砌”。1947年,以醋酸纤维素为塑胶原料,乐高进入塑胶时代。第一款以塑胶为原料的乐高玩具是一个鱼形的婴儿摇环,乐高颗粒则是1949年上市。如今,乐高已成为拼搭类积木的代称。有计算表明,6块八颗凸起的长方体乐高颗粒,可以实现多达102981500种组合——只要你有足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因此,乐高课程已成为很多孩子的“必修课”。
007 拉链
小细节、大功效的典型。拉链是用一个滑动装置来嵌合和分开两排链牙的“可移动无钩扣子”,1913年初具雏形。它不仅密封、坚固、耐用,而且能比任何一种方式更快速地连接、分离两块材料。服装、包袋品牌喜欢用特定品牌的拉链来显示产品的质量。在众多配件中,它也可能是消费者首先挑剔的。
008 羽绒服
诞生于1930年代、填充了鸭绒或鹅绒的外套,在绗线工艺和面料涂层的加持下,拥有了防寒、防风、防雨的特殊性能。它的出现既保护了战争中的美国飞行员,也能满足渴望征服自然的探险家。这个完全从功能出发的产品,在品牌的设计、推广,与时尚人士的搭配、追捧下,从户外冒险进入日常生活,甚至成了潮流单品。
009 利乐包
一种食品包装技术,1950年代起出现在利乐公司生产的产品中。纸、胶和铝箔等材料,被制成各种形状的牛奶、果汁盒,例如长方体、三角屋顶式、枕头形状的盒子,充分显示了在食品保存和运输过程中,人类对立体几何和化学材料的智慧运用。
010 易拉罐
1959年,美国人发明了易拉罐——在原先的铝罐基础上,加上铆钉,再套上一个拉环。这是一次开启方式的革命,到1980年代,欧美市场基本上全都采用这种铝罐作为啤酒和碳酸饮料的包装形式。它是商品形象的重要一环。拉环设计的改变,比如从拉开后会和罐体分离变为向罐内顶开,甚至也能改变一款产品的气质。
011 充电宝
也叫移动电源。2001年的CES大会,几节AA电池和一个控制电路组成的物件出现在展览位上,这是它的雏形。智能手机出现后,充电宝快速普及,成为出差旅行必备品,还催生了目前共享租赁经济中活得最好的共享充电宝。
012 抽水马桶
1870年,英国一个叫T.W.Twyford的人发明了一种“冲洗式的全陶瓷马桶”,这种上连水箱、下接管道的冲洗式马桶是现代抽水马桶的雏形。抽水马桶一度是一个区域卫生的标志物,除了因为曾经的稀缺性,还因为它意味着这片区域具备完善的下水系统。抽水马桶不仅代表着个人卫生观念和城市管道技术的提高,其私密性的特征还成为一种尊严体面、舒适高品质的现代生活的象征。
013 鼠标
从指令输入到手指轻击,鼠标实现了人机交互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将普通人也带入复杂的计算机世界。1960年代诞生至今,鼠标已经历从机械鼠标到光电鼠标,再到激光鼠标的多次换代。更先进的屏幕技术以及语音交互技术出现后,滑动、声音正在部分场合取代鼠标。
014 卫生巾
在1920年第一个卫生巾(棉)品牌高洁丝诞生之前,女性通常用棉布或卫生纸对付经期。至于更久远的年代,女性只能用布条包裹草木灰的方式制作月经带。因被男人视为“邪恶肮脏”之物,清洗后的月经带不得在阳光下晾晒,当时妇科病的患病率非常高。使用简便、用完即弃的卫生巾是解放女性和尊重女性的一款世纪性产品。
015 U盘
U盘学名闪存盘,是一种通过USB接口实现即插即用的微型移动存储产品,2000年后大量进入电子消费市场,持续流行长达10年,直至被云存储模式替代。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U盘生产国,也持有这项技术的发明专利。
016 甜味剂
对甜蜜的追求也许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这让食品厂商找到了产品大卖的技巧。1879年第一代人工甜味剂糖精发明后,它作为蔗糖的替代品使厂商得以用更低廉的成本刺激消费者的味觉“极乐点”。如今风靡食品界的0糖风潮,背后离不开甜味剂的新一轮进化:不仅味道要像蔗糖,还得够天然。
017 打印机
发明于1970年代,通过喷出并控制墨点的进出和大小,完成从电子信息到物理文本的还原,最高打印速度为52.5字/秒。虽然环保人士早就大声呼吁无纸化办公,打印机的销量仍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
018 方便面
1958年,华裔日本人安藤百福卖出了全球第一袋方便面——袋装“鸡汤拉面”。日清公司随后成立,3年后就上了市。1971年,杯装方便面也问世。方便面因低价、即食、口味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2000年日本的一个民意调查显示,方便面被认为是日本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卡拉OK次之。
019 速溶咖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发明出来并大规模推向市场。“二战”战场上,盟军士兵为了提高效率,把速溶咖啡当日常饮品。不过,由于咖啡豆的烘焙程度往往不够,速溶咖啡无法完全体现咖啡豆的香味,所以时常处于咖啡消费的鄙视链底端,但这从不曾降低它在工作、学习中的存在感。
020 三点式安全带
1958年,沃尔沃汽车的工程师Nils Bohlin发明了三点式安全带。之后,沃尔沃将这项技术专利无偿开放,三点式安全带逐渐成为汽车的强制标配。ABS、ESP、安全气囊、主动刹车……在如今汽车的安全配置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三点式安全带仍旧是最重要的一个。正因为安全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才有了如今的普及度。
021 飞机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架飞机。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固定翼飞机技术迅速发展,取代飞艇等工具成为主流的飞行工具,并且走向民用。1950年代起,随着喷气式飞机的问世和发展,飞机已经成为远距离客、货运的首选,也是全球化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
022 POS机
POS机的全称是“销售点情 管理系统终端”(Point of Sales Terminal),1960年代出现于日本。在完成非现金结算之外,POS机还可以管理商品及用户信息。而在中国,它目前最常被提及的是两种非法功能——盗刷与套现。
023 汽车
装有内燃动力机的现代汽车,早在1885年便由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组装成功,但1908年由福特推出的T型车才真正使其普及。汽车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决定了现代城市的样貌,是最复杂的民用机械,也是典型的支柱产业。
024 复印机
用静电吸附可熔化的塑料粉末,加热熔化,再印到纸上,无需制版,输入原稿立刻就能获得复制品。这种模拟复印机诞生于1930年代,相比用了数百年的铅字印刷,工作效率大幅提升。1990年代,日本佳能推出激光复印机——一种数字复印机——扫描一次原稿便可多次复印,效率再次跃升。
025(智能)手机
尺寸通常只有手掌大小的联网电脑,诞生于21世纪初,可移动,可上网,可游戏,当然,也可以打电话。2007年,原本电视机大小的电脑被乔布斯塞进了3.5寸的屏幕,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短短10几年,智能手机早已超越电话这一身份定位,成为现代人最亲密的伙伴,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社交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
026 固态硬盘
基于硅材质的存储设备,发明于1990年代,比机械硬盘运行更快、能耗更低、体积更小,开启了笔记本电脑更轻薄、不易发热的新时代。笔记本电脑自此真正有了类笔记本的物理形态。
027 电子计算机
根据指令自动执行计算任务的设备,有史以来最复杂的计算机——比算盘复杂太多——发明于1940年代,核心计算部件从真空管替换为晶体管后,进入晶体管密度每18个月增加一倍的摩尔定律时代。
028 洗衣机
古时,人们借用草木灰、皂角和捣衣杵来清洗衣服,水手们则将脏衣包放进大海,在航行途中利用海水搅动清洗。受到大海洗衣的启发,最早的洗衣机雏形正是利用轮子和圆筒组成的装置来模拟水流的产生。蒸汽革命之后,小型发电机也被用于洗衣机。1910年,美国人阿尔几·费希尔发明了第一台电动洗衣机,成为真正意义上家务现代化的开端。
029 洗碗机
1929年,德国的美诺(Miele)公司造出了第一台电动家用洗碗机,但直到1950年代专用洗涤剂出现以及洗碗机性能大幅提高,现代家庭里洗碗机的形态才确定下来。2014年前后,洗碗机开始成为中国厨电市场的新增长点,年增长率长期维持翻倍的水平。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该品类的增长仍超过30%。
030 智能锁
智能锁是非常近现代的产物。
2013年,美国公司August发布了首款智能锁,它装载在一个金属框架上,可以用蓝牙和智能手机应用远程控制,还可以无限量地向家人分发数字钥匙。随着物联网发展,智能锁正在进入更多的应用领域,识别途径也从密码、指纹、声音、面部生物数据等延展出更多。
031 牙膏
最早的洁牙用品要追溯到2000年前,那时的洁齿剂是动物骨粉。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开始工业化生产牙粉。在加入增稠剂和保湿剂后,牙粉产品也被迭代成牙膏,成为管状形态。关键节点是在1945年,第一支含氟牙膏在美国诞生,尽管这一物质在后来备受争议。如今,牙膏不再局限于含氟,越来越多不同品种的牙膏在消费过程中迭代——中草药、草莓味、抗过敏……一个生命个体从牙齿长齐开始便被要求每日刷牙,甚至连宠物也难逃每天刷牙的命运。
032 磁带
原意是一种存储介质,指载有磁层的带状材料,日常生活中通常指卡式录音带,是2000年以前的主流存储介质。1963年,飞利浦公司的荷兰工程师劳德维克·奥登司开发了卡式录音带,1980年代,以索尼Walkman系列为代表的便携式随身听让磁带成为流行商品,在中国则构成了70后、80后一代的成长记忆。随着CD在1990年代的出现,磁带市场逐渐萎缩。
033 电饭煲
作为最具亚洲饮食文化代表性的家用电器,电饭煲最初诞生于1940年代的日本,传入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后得到改良,最终在全亚洲广泛使用。如今,电饭煲除煮饭外,还具备熬粥、蒸菜、做点心等复合功能。“低糖”热潮兴起后,一些以低糖或降糖为卖点的电饭煲随之出现。
034 空调
空气调节系统最早可追溯至18世纪,1902年威利斯·开利博士发明了第一套现代空调系统,初衷是为了解决印刷厂湿度过高的问题。1920年代开始,人们才享受到吹空调的待遇。如今,空调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必不可少的电器。
035 微波炉
1945年,美国国防供应商雷神公司的一名工程师在研究雷达的过程中以磁控管为基础发明了微波炉,但直到1960年代,日本早川公司(夏普公司前身)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家庭烹饪,微波炉才开始大规模生产。由于辐射安全性、操作方便性等问题得到解决,微波炉的造价不断下降。因烹饪食物速度快,它也被称为“妇女的解放者”。
036 隐形眼镜
把镜片直接戴在眼球的想法,早在1508年就被达芬奇想到了,但直到19世纪,这一理论才开始实用化;1971年,博士伦公司的软镜专利技术让隐形眼镜实现了历史性的更新换代。随着现代生活发展,最早由强生公司推出的美瞳隐形眼镜不再拘泥于视力矫正,而是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彩妆。
037 耳机
最早具有耳机概念的产品出现于1881年,主要是电话接线员使用,其普及是缘于有线电话的发明,设计进化则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们在有线电话上订阅歌剧服务的需求相关。1958年,第一款定位于听音乐的立体声耳机KOSS SP-3诞生,此后10年,是美国摇滚乐的黄金时代,耳机的营销与流行文化保持同步。如今,耳机的连接方式已经进化到无线,它不仅仅是声音的传递者,随着工作和社交生活的界限逐渐消失,耳机也成为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重要调解者。
038 机顶盒
机顶盒编年史要从1990年代初开始,第一代主要是电视机顶盒,转播的是有线电视内容。2005年左右,随着视频流媒体繁荣,网络机顶盒兴起,此时转播的主要是网络视频内容。随后,硬件升级和系统优化成为智能网络机顶盒行业竞争的重点,但内置盒子功能的互联网电视的日趋升级也许会让机顶盒最终消失。
039 电视机
20世纪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之一。1925年10月2日,英国发明家约翰·洛吉·贝尔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电视机。此后,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电视机带给几代人无数欢乐,帮助人们了解生活以外的世界。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于1958年由天津无线电子厂制造,取名“北京”,第一台彩色电视机也于1970年在天津诞生。如今多年过去,电视机早已稀松平常,而且不得不与互联网争夺观众。
040 随身听
“随身音乐播放器”的概念最早由德裔巴西人Andreas Pavel在1972年提出。1979年7月第一台播放磁带的随身听诞生,由索尼生产。1986年,“Walkman”正式被收入《牛津英语词典》收录。1984年,索尼和飞利浦推出了第一台CD随身听。但此后,MP3格式迅速成为制霸世界的传播标准,苹果公司的iPod又成为红极一时的随身听。如今,所有应用都集合在一部手机上的时代,人们是否会怀念曾经“好好听音乐”的年代?
041 一次性尿布
1936年,战争导致棉芯、棉布等战略物资匮乏,以塑料和纸为原材料的一次性婴儿尿裤在瑞典诞生。1960年,美国宝洁公司引入翼式尿裤,这成为第一个商业化的纸尿裤产品。1980年,华人工程师唐鑫用高吸水性材料为美国宇航服发明了一种纸尿片,这种技术被应用于宝宝纸尿裤并沿用至今。一次性纸尿裤为现代人繁重的育儿工作带来了便利,亦被1961年出版的《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伟大100项发明之一。
042 机械手臂
1959年,Joseph F.Engelberger研制出了全球第一台工业机械手臂,取名“Unimate”,其第一次应用是为美国通用汽车的新泽西州工厂完成压铸作业。如今,机械手臂成为机械人技术领域中得到最广泛实际应用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在工业制造、医学治疗、娱乐服务、军事、半导体制造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都有应用。
043 锂离子电池
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可充电电池最普遍的类型之一。1970年代,英国化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制成首块锂离子电池。相较于锂电池,锂离子电池可多次充放电,且危险性降低。1991年,SONY发布首款商用锂离子电池。当下3C产业常用的锂离子电池是钴酸锂电池,但由于刚果的钴矿价格不断升高,磷酸锂铁正在取代钴酸锂,成为新世代的锂离子电池。
044 无人机
不需要驾驶员登机驾驶,采用遥控、自动驾驶等方式移动的飞行器。大小、技术各不相同,可以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种。军用无人机在21世纪的伊拉克战争中,被大规模投入战场。以摄影为主要功能的民用无人机则是在2014年前后开始迅速兴起,变成一种新兴的消费电子产品。
045 遥控器
最早的遥控器出现于1898年,现代无线遥控装置则在1950年代成型,使用超声波来控制。直到1980年代,发送和接收红外线的半导体装置出现,大幅提升了遥控器的控制效果。随着蓝牙等无线传输技术的进步,遥控器不再只是物理层面的单独硬件,更成为虚拟的存在,它可以作为应用软件或者软件中的某个功能安装在智能手机上。
046 电冰箱
从公元前2000多年起,人类就已懂得利用冰块的低温来延缓食物变质,但人工制冷技术直到1820年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