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子过河顶大车”,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公司(以下简称轨道公司)人数只有600多名干部职工,却3次蝉联“经济效益20强”,尤其是2014年产值利润率位居全系统第一名,而他们有一半以上的利润是科技创新的贡献。
要说轨道公司的创新能力有多强,一个数字就能说明问题,截至目前该公司获得73项国家专利,凭借这些技术开辟了广阔的混凝土制品市场。公司凭借科技优势获得的高铁Ⅲ型板、新型道岔板、地铁浮置板、纵向轨枕板、轻轨U型梁、高架声屏障等生产加工任务,已为公司创造上亿元的经济收益。公司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仅这一项荣誉就节省了税收800多万元。公司每年投入科研的经费都达到高新产值的3%以上。
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轨道公司因承建的被誉为“世界第一精度”的上海磁悬浮轨道梁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才承建了长沙中低速磁浮914片轨道梁制运架任务。同年,轨道公司两大高铁CRTS III型板生产基地——民权轨道板场、龙城轨道板场相继开工,获得了郑徐客专和京沈客专总共6个多亿元的轨道板生产任务。翌年,公司又成立山东临朐轨道板生产基地,负责济青高铁CRTS III型轨道板的生产。在集团公司的帮助下,轨道公司受原铁道部的委托,承担了国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CRTS III 型无砟轨道板科研课题。2009年,中国第一块高铁III型板和新型道岔板就相继诞生在成都和上海两个研发基地。此外,公司已为上海申通研制了地铁道岔板、弹簧浮置板、T型轨枕板三个科研产品,为今后的承揽积攒了深厚的技术优势。
2010年,公司主动参与吸收转化法国赛思达U梁新技术,经四川省科技厅鉴定生产工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凭此生产工艺一举拿下了上海地铁11号线、16号线、迪士尼专线、17号线的U梁生产任务,并成功拓展了青岛的U梁市场,建立青岛蓝色硅谷线的U梁生产基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