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共享单车停放,又有新技术手段。1月8日开始,成都新都区钟楼地铁站出口外设置了“蓝牙道钉”。单车如果没有停在道钉感应到的停车线框内,可能会锁不了车。即使强行锁上,也有被收取调度费用的可能(据1月10日《成都商 》)。
“共享单车”的横空出世,在倡导社会大众健康绿色出行和带来便利的同时,随意乱停乱放的“陋习”,也让很多城市管理者感到“头痛不已”。无论是交通路口还是城市广场,也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厂矿企业的出入口,只要使用者觉得方便,都会“扔掉了事”。因为“任性停车”的用户太多,给共享单车企业带来的烦恼和损失也是相当严重。应当说,能否做到规范停车,甚至已经关系到共享单车企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关键。
很显然,要靠传统的“划线围栏”来阻止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不但影响城市形象和成本过大,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不让某些人为轮停乱放付出一定成本,依然难以根本阻止一些人为图个人便利而任性乱停的冲动。而“蓝牙道钉”的投入使用,似乎就是在为共享单车的规范停放“量身定做”,利用GPS、北斗导航、WiFi对车辆进行精准定位,“发现”共享单车没有停放在指定区域内,使用者就不能落锁,不但意味着使用者的行程没有结束,会继续计时计费。按照共享单车企业工作人员的话说,用户出现多次不规范停车行为后,既要被收取“调度费”,还有可能被拉入用户“黑名单”被禁止使用。
其实,无论是先前城市管理者的“头痛”还是不得已推出的这种“蓝牙道钉”,所针对的无非都是使用共享单车后的规范有序停放。而作为成年群体的共享单车用户,在指定区域内规范停放,既是应当恪守的最基本素质文明,也理应是自觉行为。然就是这种本应自觉遵守的“规矩”,某些人却偏偏不以为然,一定要“逼着”相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后才收敛自己的行为,这不免很让人感到“脸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