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100个工控故事(十一)一个车间杂工到机电工程师的弯路

这几天上班真是闲得人发慌,就在网上随便逛逛,才发现这个贴吧,所以也看了不少老哥们发的贴子,今天实在无聊,也想说说自己的一点点小故事。
高一就缀学了,然后去广东当了1年机械学徒,再回去读了1年半职中,个中滋味就暂且不表了。
然后开始漫漫打工生涯,一开始去车间做普工,貌似是1200包吃住,那个时候对钱也没有什么概念,反正是多也是花,少也是花,也算是能过。也是做了一年,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又不挣钱,想给女朋友买件衣服都得捉摸好久!
想想自己毕竟还做过1年机械学徒,也许做机械还能弄口饭吃,于是就跑去做机械,当然我认为我还是可以的,铣床,车床还不是手到擒来。结果!呵呵!其实啥也不会。开始接触机械,学各种加工机器,车,铣,刨,磨,钻,钳都得学,公司做的是整机制造,所以能学到不少东西。但是,自己还是没有明确的定位自己要做什么,每天也就上班上班,下班就玩,梦游一般的日子。
直到失恋,这段真是狗血,女朋友虽然没有嫌弃自己穷,但是她家里条件好,各种买买买,每每自己想到此都心里不是滋味,所以吵架,分手。
那段时间,人也是很低沉,喝酒也是那个时候学会的。喝也喝了,醉也醉了,想想日子还得过,想想自己也不笨,想想车间那个屁都不懂的屌毛,不就是个大学生吗,工资还那么高。自己就差哪里了?然后,继续梦游。
很快,一个转折点来了,一次公司聚会,工程师喝高了,说我比那个大学生聪明多了,问我要不要去办公室给他当助理,他带我学设计,我告诉他,我不去!因为我还没想过要做设计。
为什么不去?因为这个工程师在公司人缘不太好,脾气有点大,我心里慌。不过,虽然是没去,但是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也让我对设计产生了那么一丢丢的兴趣,下班就去书店买了本solidworks的基础书,看了好几页,磕睡就上来了,完全看不明白啊,也不好意去问那个工程师,就在网上找视频啊,自己装软件啊,反正这事儿我干了1年多,学到什么程度呢,自己能够画个简单的小零件,出个工程图。别小看这点本事,以后还真有大用处。

sw这事儿就先不提了,车间的活咱还得继续干,开始从操作机器,到后来组装机器,反正是做机械的哪个工位都做完了,工资涨到2800.偶而还有点闲钱请朋友喝个小酒了。我开始正式的成为了一名杂工,不但机械车间的活,哪里需要哪里搬,生产车间的事也找我,哪里机器不转啦 ,哪里换个灯泡啊,哪里通个厕所啊!包括仓库堆货,出货也叫我!6月的广东啊!我的天!集装箱里装3个小时的货,有没有试过的老哥,真是身上没有一块地方是干的。为什么都叫我呢?就因为脾气好,做事也没啥怨言,反正8个小时,做啥不是做!这一直是这样想的。

干过线割的人都知道,如果机器少的话,那真是美滋滋,如果活还少,那更是美滋滋!天天看小说,玩游戏!但是玩久了也累,所以实在是无聊就跑去工程师以前那个电脑那是看人家怎么画的零件,怎么画的装配图,怎么出的工程图,solidworks有设计树,很直观就知道他是如何一步一步画出这个零件。还有,电工不是也走了嘛,以前我就喜欢电这个东西,我觉得好神奇,这玩意儿忒抽象了,看不见,摸不着,还咬人!学电入门是这辈子学得最长的东西了,大概是学了1年半才入门,你没有看错,是入门!比自学微积分用的时间长多了!看过《机电一体化》《从零开始学电工》《图解电工入门》,反复的看,图解电工起码看了不下10遍,反正没事就看看,我又不靠它吃饭。直到有一天,我在椅子上睡觉,突然就想到书里的那句话,电和水流的对比,电压源相当于水源,电压降就相当于高处的水流向低处的水的落差,立马再拿出来看,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然后就兴充充的跑去给经理说,别再招电工了(后来又招了两3个电工,毕竟生产车间是需要电工的),这个我也会,我不需要加钱,只是万一搞坏了东西别让我赔就行了,领导一想,反正也没啥事,主线路又不要你搞,就是搞搞机修,换个灯泡,你还搞得出个什么花儿来,就同意了。

就这样,一个车间的事,基本上就我一个人做了,不过也确实没什么事。入门电工之后,还真是兴致勃勃,什么低压电路啊,什么电子电路啊,什么PLC啊,嗯,通通不会!不会就看书,目前关于电气的书不下20本了,基本也都翻了个好几遍,然后去 考高级电工,结果人家不让考,说是交4000块钱,搞定!一本低压电工操作证,一本高级电工等级证书,我还上网查了,还是真的!!反正也没什么用。有一个总比没有好吧。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有差不多两年多时间,然后老板觉得有个车间,又不赚钱,开着开啥?就跑来和我商量,问我什么想法?我能有什么想法,一介平民。就大着胆子说啊,我说车间要不就不要了,要不就改革,以前的种种弊端如何如何不要,发展啥样啥样的新想法,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反正都说了。过了不到1个月,说是来了个主管,然后车间重新开张,还和生产车间分开,搬了个新厂房,开始的时候,这位主管大大还没叫我过去,我还继续呆在那里,没多久跑来和我说,问我愿不愿意和他一起干,我说干啊,干嘛不干,反正在这里也没啥事。过去的时候,他已经有几个人了,正在做一种机器,但是电路搞不定,那个电工做电箱真的有点像一堆乱麻……我去全给拆了重新接线,搞了有3天,每天都请我们去吃大餐。不要以为是啥高大上的东西,就是控制两个接触器起停,一个电机,一个加热管而已……搞3天!实力有限,技术一般,但是确实做的电箱还算漂亮,明天去车间拍一张我做的电箱上来。
我光荣的从一个杂工,成了一个电工了。

机也做出来了,光做来是不行的,得卖钱!咱们老设计师的人脉还是不错的,没要个3,5几天,机就卖出去了。这个老板开心啦,请客吃饭,酒过三巡,我要如何配合设计师的工作啦,自己不要乱搞啦 ,程序要抄好啦之类的。行吧!你说啥就是啥!没过多久,老板拉来一个大的单子,一个月要赶出20台机器,那个月可真是天天加班,周末都加,晚上加10天,下班宵夜老板都是直接买到车间来。终于在延期半个月的情况下搞完了。哇!看着挂车拉着机器出货,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虽然不是我设计的。一次性20多台,看起来还蛮壮观,当时还拍了照,不过不知道存在哪个文件夹了。
本来以为这个事儿,就可以这样发展了,结果,没到两个星期。问题来了!客户反应主油缸没压力。完了!液压机,油缸没压力能有什么情况?咱在这儿分析一下。1,溢流阀坏掉了。2,换向阀里有污染物回不了中。3油缸内泄漏。前两个还好,换个阀几百块就搞定。偏偏就不是。客户是外地的,几乎全车间出动飞过去调试,一两百万哪!坏了可如何是好。打个端盖,不忍直视,咱们老设计设计的活塞和活塞杆用的螺纹连接,止回就用了两个M10X16的机米螺丝,问题就出在这个机米上,这两个机米既然掉出来了,这可不是开玩笑,油缸压力10MPA,工作力差不多有20吨,一颗小小螺丝还不是瞬间扑街,螺丝烂了,烂了的铁屑把密封也割烂了,回到油路里,换向阀也烂了。怎么办?能怎么办?换油缸,换油阀呗。还好客户只开了3台机,要不然亏得底裤都没有了。又把所有油缸全部拆出来,把机米去掉,用电焊焊死。这其实就是这批货最大的问题。还有很多小问题,人家调机师傅反应,设计不合理啊,模具不好用啦,零件不经用啦等等吧,反正前前后后拉拉扯扯几个月。
当时我还和我一朋友开玩笑说,我说只要这个设计师在我们这里呆个一两年,液压机所以的毛病,几乎我都可以学一个遍。只从这个单子出了以后,再没有接到过大单了,行业就这么大,一传十,十传百,大公司都知道你做得不行。只能忽悠一两条水鱼。好吧,这个世界又闲下来了。

闲是闲不住的,以前没有PLC实物,现在可就有现成的了,每次编程先自己编一个放进去玩玩,再把原来的弄回去,一来二去,编得也还算是过得去了。用IST代替以前的起保停,那还不是更加简洁。但是别人都不信你会编程,老板也不信。你还是那个杂工。
行吧,反正用我的编程又不会多给我一分钱,你爱用哪个用哪个。直到有一次,有一种机型的程序,生产车间人家加密手段极其高明。到现在我依然没想通是用什么方式加的密,FX1S的PLC,用破解软件肯定是没戏的,送去卖PLC那里也不行,最后老板拿到他所谓的高科技人才那里也不行。不行咋办?我说,要不我编一个吧,老板说,不行。你编的能是什么玩意儿,出问题杂办?好吧,不编就不编,但是呢,得出货啊。老板就是一句话,我要出货,你们死活我可不管。主管受不了,直接让我搞,有的是钱,搞坏再买就是了。搞就搞!别说搞完还真就动起来了,虽然动得速度跟不上,但是起码能动啊。能动就能出货。后来这个程序改了大概5个版本,除了有一台机器太远了,其它的后来我又跑去客户那里更新了。这就算是正式进入编程。
第二年,老板又搞事情来了,他去别人那里买了一台所谓高端机器回来,说是速度怎么快,怎么怎么稳定,问我这个程序能不能编?我说编啥,根本不会,老板,要不我们还是抄吧?怼得他无言以对,他说,编,干嘛不编,你编出来,我请你吃大龙虾!编就编,反正龙虾我也没吃过。其实那个时候对于这种开关量的编程已经很得心应手了,我一看就知道人家用时间来代替了电眼复位,确实快了不少,而且还可调。编倒是编好了,龙虾没吃成。估计人家选择性忘记了。

大家莫不是以为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并没有
龙虾之后,老板只是觉得你电气做的不错,离机电工程师还是有距离的,只是从这以后,基本就不再去做机加的事情了,因为也确实忙不过来,我反正是这样说的,活啊,太多了,那有那么多经历都搞完。老板也表示理解。上面这种箱子,我的计划是5天做完,加上装到机器上,一个星期的活。是吧,这下时间又有了。
去配了个1万块的主机箱放在宿舍,白天有时间呢就学微积分,当然也是看了很多遍,视频是川大徐老师那个视频,说是有多精通肯定是不行的,没有老师教,再杂样也不杂样,也没个人问,自己买了全套的高中数学,也是没事就看看,不过高中数学还真的不算难,了解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求个极限啦,算个积分啦,当然是不会的,但是起码学完之后我知道这个啊,现在计算机这么发达,让计算机解方程就好,晚上呢就学Solidworks的高级应用,比如什么曲面啦,焊件啦,运动仿真啦,有限元分析啦。一边学一边重新设计车间现在在做的机器。
从这位老设计师来了两年时间,并没有一台没有出故障的机器,老板也有点受不了,但是人家人脉广,有生意,能吹牛,也不能不用。有一次开会莫名其妙的就说我买电脑有没有搞出啥花样来(当时是借的老板钱买的)。我说没有啊,打打游戏,看看视频什么的。没过两天就跑来车间宣布让我试一下,所有机器的设计归我统筹,说是要一周之内出一台机器的图纸,我也不知道他怎么那么对我有信心。经理都有点不信,那个星期,嗯嗯,我就装模做样的让自己很忙,然后周六就出图纸啦。经理问我,怎么这么快?我说没点准备,怎么可能这么快,建模都不只一个星期,何况出图。
机没过多久也出来了,试了一下还行,油路设计不咋的,但是比老设计师还是稍微好一点,这一下又得学油路,杂办?买书咯,《液压元件》《液压系统》…..挑灯夜看,当然不至于,反正没事就看看,看一点是一点,边看边用,改到第3批的时候,就没啥问题了,拿到生产车间去,主任也说还可以。
中间说个插曲,帮主任还改过一台机器,生产车间当初买了一台机器,是单片机控制的,别提多恶心,老是误动作,固态也老是击穿,电子元件的固态又不方便换,主任实在受不了,就让我去改成PLC,改完还请我吃了顿饭。

现在是机械设计和机床电气都做了,但是还是有大把时间….我估计是我们不是生产部门的原故,都是数量很少的非标机器,品种倒是蛮多,小的可能就一台电动机,一个按钮就是动力机构了,大到3台不同机器相互联动。
以前老设计师设计,历来都是按照经验,不太愿意尝试新产品,所以很难跟是同行业的水准。年轻人嘛,上网上得多,见得也就多了,这个行业的液压机,从最早的双缸双电机到双缸单电机的油路就过渡了15年,以前是不看功率,不论材料,不论速度,不论技术,只要能出产品就行,可想而知这些人是有多么的不愿意创新。我刚接触这个机器的时候,电机功率已经优化了,油路我倒是改过一些,但是不是太明显,主要是优化油缸密封(前辈们的密封设计真是不敢恭维,不论多大的油缸,通通5.0的O型圈,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方便。PS:其实5.0是非标的,标准件应该是5.33,但是貌似前辈不愿意用这个),集流安装块的内部流向等等,主要还是结构改得多,当初的设计空间利用率极低,然后是材料问题,最早的底板厚度有120MM,但是机器的工作力才16吨,可想而知,这有多大的浪费,别说16吨,就算160吨都冲不坏。最后是电路,当初的电箱里面密密麻麻的固态,就上面那个图那种控制,应该是用了12个固态,加上一溜的小型中间继电器,简直了!而且没有文本,没有触摸屏,师傅调机全靠蒙!反正调正常能打就OK。也不管你过不过载,反正电机坏了就修,下次就把压力调低点。我在做杂工的时候,别人家的机器已经有文本了,但是我们还是没有,当初那个电工也是个半吊子,会转程序,但是自己不会编,直到我做电工的时候才开始尝试用文本。(当初还在原来那个地方的时候,做过一些压力机,不过最后通通都失败了)

步进的都用上了,文本也是略显寒蝉,要不触摸屏吧!说搞就搞,先来个小的试试水先,下软件,画画面,链接程序,下载数据,一气呵成!坡费!!不是好用,那是相当的好用,当时用的是5行文本,编个中英文控制用了14页!!!!!!就不说有多么的复杂了,用上触摸屏,5页就搞定,操作还方便,再来个开机动画,跑马灯啥的,真是极好的!

谈了这么多技术,咱也谈谈人生.
时光荏苒,转眼在这家公司已经有8个年头了,从一个杂工,到现在机电一体化设计,回头想想,还真是差别蛮大,当初费劲,现在费脑.每天要考虑各种各样的细节,要预防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实现老板的想法,要理解主管的规划,要协调装配师傅的工作,讲实话,职位很是尴尬.但是也未尝不是一件磨炼自己内心的经历.
目前,在公司里,再没有技术比我好的人,当然,只是对于技术而言,也仅对于这个公司而言.工作起来非常轻松,工资也算是能够养家糊口,不过老板最近也没有开拓新设备的想法.而且我估计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会有这种想法,因为主管不想,他已经快50岁了.我很理解为什么华为不愿意用高龄的人去管理技术部门,真的没有太大的开拓精神,工资也有那么高了,何必再去费心费力的做一些渺茫的事情,研发成功还好,研发不成功,貌似不愿意承担这种代价.
又到了决择的时候,是不是该离开了?公司对我有恩这是肯定的,没有公司的帮助,没有公司给予的机会,也不会成长的这么快,从当初经理一句鼓励的话,到后来主管的支持都是成长中不可获缺一部分,那个时候在线割房里,经理偶然的跑来看看,发现我在看电工入门书籍,很是高兴的说,年轻人多看看书没什么不好,总比没事坐这儿玩手机强得多,一点也没提,上班时间看什么书,老板又不是请你来看书的(这句有人对我说过,这不重要).老板也很好,无论什么事情,不管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是给了很大的帮助.
反过来说,这一切也未尝不是一种束缚,如果就此工作下去,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有部不是很好的小车,有间不豪华的房子,娶一个过得去的媳妇,也是一种人生.但是做技术,总有一颗钻研的心,这里能学的已经所剩无几了,可能唯一一个想学,而且必学,但是没学会的东西就是前辈们的为人处事之道,人生经验.历来我就不是一个有心机的人,他们总是能一眼看穿我的想法.而我却总是学不会他们那种讲三分,留七分的高招.
所以也很是两难,这件事也困扰了好久了,却没个头绪.不走,前途几何几乎可以预见.走,前途不可见.不走,在于恩.走,在于理.
烦请各位老师指教,感谢!

讲好100个工控故事(三)一位工控前辈40年工作回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2年 3月 21日
下一篇 2022年 3月 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