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豆:1977年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蹈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舞协第十届副主席,中国文艺志愿者 副主席。获日本第三届国际芭蕾舞现代舞大赛,现代舞国际银奖;中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化表演奖;第十一、十二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最佳男主角奖;全国文联“百名优秀青年艺术家”称号;上海市“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之星’”称号;“上海首届文化新人”称号;“世界优秀人才”称号等。
表演作品:《醉鼓》、《秦俑魂》、《中国功夫》,舞剧《苏武》、《闪闪的红星》,《木兰》,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等;
编导作品:《周朝六舞图》、《琴棋书画》、《武之舞》、《墨舞》、《融》,独幕舞剧《黄土地》等;
舞蹈电影:《Butterfly Lovers》、《若汐》;
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2021年建党百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北京鸟巢上演,著名舞蹈家黄豆豆化身志愿军战士表演情景合唱与舞蹈《战旗美如画》。他扮演电影《英雄儿女》中志愿军战士“王成”,沿着70度倾斜的翻屏冲到最上方,斜挂停留在8米高处,高呼大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勇猛坚毅,视死如归,点燃全场观众!
以前多次在电视和舞台上看过黄豆豆的舞蹈,无不被其精湛得堪称完美的舞技所震撼。真正近距离接触,还是黄豆豆作为中国文联学雷锋志愿服务宣讲团成员来西安文艺大讲堂宣讲。在演讲之前,他告知观众,当天的演讲时长约60分钟。演讲全程激情饱满,思路清晰,节奏紧张,语言幽默风趣。中间仅因为电脑播放视频出了点问题耽误了时间,演讲最终以62分结束了。我被他严格的控场能力,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所折服。感叹黄豆豆不仅是一个出色的舞者,更是各方面综合能力出类拔萃的青年艺术家。
用舞蹈展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舞蹈是无声的语言,寄托着我的情感,我的思想。”在采访中,黄豆豆提及他19岁时在一次世界性芭蕾舞比赛中跳演《秦俑魂》,跳完下来,大家纷纷围着他问是日本舞还是韩国舞,当得知他是中国舞者时,外国人竟感叹“原来中国人已经这样跳舞了”,他们对中国舞蹈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唐人街看舞狮的阶段。那一刻,作为一个舞者,黄豆豆自尊心大受屈辱,他立志要通过舞蹈向世界展示新的中国形象。多年来,他以中国舞者身份参加多次世界性舞蹈大赛,屡获大奖。“舞蹈也是传递民族精气神的艺术。”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表演“北京八分钟”上,黄豆豆领衔主演《中国功夫》。田径场上临时搭建的舞台中间还有一大块光滑的玻璃,在这样的舞台上跳舞着实考验舞技和心里素质。他和小伙伴几乎没有完整走台时间。绝不能在世界观众面前给中国丢脸,演出不容许丝毫差错!靠着非凡的实力和意志力,黄豆豆和他的团队出色地完成了表演,用舞蹈向世界展示一个正在崛起新中国形象。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活动日渐密切,东西方舞蹈之间的对话也越来越频繁。黄豆豆认为,这是中国舞者与世界舞者之间交流的好机会,也是中国舞者通过舞蹈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中国人精气神的好机会。2006年,28岁的黄豆豆在张艺谋导演、谭盾作曲的歌剧《秦始皇》担任编舞和首席领舞,歌剧《秦始皇》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后大获成功。借助豪华强大的《秦始皇》制作班底和成功巡演,黄豆豆打响了世界知名度。
黄豆豆自小喜欢武术和戏曲。对电影《少林寺》中武僧练武双脚在砖地上踩踏一个坑印象深刻。在他的理解中,舞蹈不仅展示身体的柔韧美,更要展示一种力量美。他的舞蹈动作既干净利落,行云流水,肢体的力量美与柔韧性完美结合所展现出男性魅力感染了观众。作为中国舞艺术家,黄豆豆认为中国民族舞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它融合了民间舞蹈、戏曲舞蹈、中国功夫等诸多元素,往往体现了中国文化“礼乐文明”的特质。对一个舞者而言,舞种的区分是次要的,无论芭蕾、民族还是民间舞蹈,最终强调的都只是“舞蹈语言和形式”。中国舞更应该表达舞者对我们中国文化艺术的认识和思考。黄豆豆正尝试通过借鉴戏曲、武术的动作,把中国舞、当代舞、现代舞、芭蕾融合在一起,提炼出一种个性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舞蹈题材的选择上,他也希望能选择具有浓重历史感的人物、情节,从而追求一种典雅灵动又不失豪放大气的开阔之美。他的舞蹈想要传达的是当代中国人的精、气、神,中国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有一种信念叫坚持
身高不足170cm的黄豆豆,在男舞蹈演员中的先天条件并不算太好。他能成为一名国际舞者,全靠后天的坚持、勤奋与刻苦训练。少年时考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因身高受挫,为了增长下肢的比例,他在吊环上倒挂了好几个月;为了对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能自如掌控,他废寝忘食,做梦都在训练。为了获得演出机会,他在排演结束后偷偷练到半夜,终于从最后一名只能旁观的替补跃升为A角,代表上海舞蹈学校参加全市舞蹈大赛。“机会要靠自己主动出击,每一次训练和演出都可能蕴藏着重要机会。”酷爱舞蹈的黄豆豆说:“别说让我当个独舞演员,就是让我从舞台这头跑到那头,我也要成为跑的最好的那一个。”正是这样勤奋刻苦,精益求精,让珍惜每次演出机会的黄豆豆成为舞台上耀眼的明珠。
18岁时他代表学校参加上海市舞蹈大赛获得金奖,被台下央视导演相中,邀请上1995年央视春节晚会跳《鼓舞》,从而一夜成名,免试保送进入北京舞蹈学院舞剧表演系学习。在人才济济的北京舞蹈学院排舞,黄豆豆很难有演出机会。没有机会,那就自己创造机会,他一次次去找编舞的陈威亚老师,一遍遍对着录像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黄豆豆以独舞《秦勇魂》获得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桃李杯”舞蹈比赛青年组金奖。因其出色的舞技,22岁的黄豆豆有机会出演自己第一部舞剧《苏武牧羊》,演出很成功,但年轻的舞者还不懂得如何控制体力和情绪,如何在一个半小时内将合理分配体能和体力。一不小心右膝盖受伤了,他忍痛坚持跳完,谢幕后等待他就是手术台,三根钢钉6个洞。手术虽然成功了,但医生告诉他将来再想回到舞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遭雷击的黄豆豆坐在轮椅上想到最坏的结果:假如瘫痪了,以后真不能跳舞了,他还能干什么?从小学舞蹈,他的世界里只有舞蹈,也只会跳舞。痛定思痛的他买了台电脑开始练习打字,“也许我可以我考舞蹈学院的史论系,整理舞蹈史和文献,可以做舞蹈的评论员。”即便在绝境中黄豆豆决不放弃,在寻找新的出路。有一天病房里来了8个残疾人,问他是否愿意与他们一起跳舞,为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跳舞,他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条腿,。“那一刻我知道:舞者的心,舞者的毅力、舞者思想、舞者的艺术境界决定着你能到哪里?”膝盖打着钢钉的黄豆豆携手残疾舞者排演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命运》。“咚咚咚——咚……”当那振奋人心的音乐想起时,瞬间点燃了黄豆豆作为一个舞者的生命激情:命运给每一个有梦想的人致命重击,是为了让你有绝地反击的机会——看你究竟能不能站起来!9个人10条腿,黄豆豆和残疾人舞蹈团排演的舞剧《命运》获得中外观众的高度好评。
“是那几个残疾人舞者让我明白了舞者的境界和意义。”幸亏后来膝盖恢复得还不错,黄豆豆才得以重新回到他热爱的舞台上。当一个人竭尽全力向梦想进发的时候,上帝都会为他让路。“每个人都需要坚持,坚持是一个等待的过程,更是一个历练的过程,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成长。坚持再坚持,成功就在不远了!”当年,和黄豆豆同一批进入上海舞蹈学校的30多个同班同学中,黄豆豆是唯一一个还在坚持跳舞的人。在上海歌舞团和上海芭蕾舞团两个专业的舞蹈团队中,和黄豆豆同一批入团工作、至今仍坚持跳舞的只剩3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有的成功与鲜花都离不开汗水和勤奋浇灌。“练习舞蹈30多年,全身都是伤。”黄豆豆打过钢钉做过手术的右腿膝盖每到雨季就会疼痛难忍。“在下雨前后一周时间内,我的膝盖、颈椎、腰椎就开始疼。天气一冷,就要带上护腰……”
一份血汗一份收获。黄豆豆凭借着阳刚洒脱、情意并茂的代表作《醉鼓》、《秦俑魂》、《周朝六舞图》,以及舞剧《苏武》、《闪闪的红星》等作品,成为中国舞蹈界一颗耀眼的明星,更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中国接旗仪式上的舞蹈《中国功夫》等表演,蜚声国际舞台,成为举世瞩目的舞蹈家。
多年来,黄豆豆参加众多国际性演出,向世界展示中国舞蹈的魅力,同时他也参与了以多元、跨界的艺术形式创作的作品,如歌剧、音乐剧、音乐大典、网络舞剧、戏剧表演的创排,甚至涉足音乐、电影等领域的跨界合作。艺术是相通的。黄豆豆觉得跨界合作,给他的舞蹈创作带来新的热情和能量,也拓宽了他的视野,让他了解舞蹈艺术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从领舞到编舞
年轻时的黄豆豆被称为中国的“巴里亚奇尼科夫”,身高不到170cm的俄罗斯芭蕾舞巴里者亚奇尼科夫是响誉世界的舞蹈家。同样身高没有优势的黄豆豆视巴里亚奇尼科夫为偶像。有一年他在美国出差,遇上奇尼科夫演出,欣喜的黄豆豆花了三天的生活费买了一张门票,结果只看了上半场就离开了——已经四五十岁的巴里亚奇尼科夫的舞台表现已不再出彩。危机感极强的黄豆豆就在思考:当他五六十岁的时,跳不动时怎么办?当即他决定学习编舞。
从一个舞者到编舞,从台前到幕后,不仅是心态的转变,也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在他看来,舞蹈编导有两种,一种是院校编导专业出身,还有一种是舞蹈演员转型,“不是每一个好演员都能成为好编舞的。舞蹈演员转为编舞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由感性的表达思维转为理性思维。”黄豆豆说,“舞蹈表演需要的是激情和感性,编舞更则需要理性和判断。学校教的都是编舞技法,但技法去套用一切,好的编舞要会用技法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对艺术的理解。”为了学习编舞,进一步开拓视野,他申请去美国进修,从头学英语。进取心极强的黄豆豆说:“我学舞蹈编导,我渴望能够站在世界文化的角度去看待中国的舞蹈,我要去学全世界最新的编舞的理念和手法。”
如今,黄豆豆站立在世界的舞台上,不仅是表演者更作为舞蹈编导的他,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国内外大奖,完成了一个舞蹈演员到一个创作型舞者的完美蝶变。2006年,他与众多世界级艺术大师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合作歌剧《秦始皇》,他集编舞和首席舞者于一身;2007年,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他既是导演又是编舞;2009年美国百老汇第一次邀请中国舞蹈家编舞,黄豆豆成为音乐剧《李小龙》的编舞;同年,法语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世界首演引起轰动,他是全剧的编舞,是主创团队里唯一的中国艺术家;2010年上海世博会,他担任了上海世博会最重要的舞蹈演出、世博主题秀《城市之窗》的舞蹈总监并成为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闭幕式演出的编舞及领舞;2011年7月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晚会,担任《保卫黄河》的领舞……2020年新冠全球爆发,白衣战士逆风而行,冒着生命危险救死扶伤,战斗在第一线。黄豆豆有感于白衣战士的勇敢和奉献,利用2020年国庆假日,带领来自全国各地80余名中小学生排演了抗疫舞蹈作品《坚信爱会赢——致敬白衣战士》参演第二届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青少年舞蹈节。舞蹈的感恩并致敬白衣战士为抗疫做出的英雄奉献。
(原文刊载《中国文艺家》杂志 2021年09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