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候选人风采展示(二)

创新人物

候选人风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的领导下,在第一个百年征程中,纺织行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做到了衣被天下、布满全球。今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新的发展阶段,行业纲领性文件《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勾勒出科技、时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蓝图。在《发展纲要》指引下,行业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标杆意义的模范群体,他们在体系化创新、市场化创新、数字化创新和可持续创新等方面引领、引导着中国纺织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

为了弘扬先进,彰显英才,让全行业深入了解2021年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坚持创新、勇于变革的精神,表彰在2021年度为中国纺织工业做出突出创新业绩的先进人物,持续推动和提升全行业创新工作的健康蓬勃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研究决定继续在全行业开展“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的评选活动。

15李刚

工作单位/河南省服装行业

出生年月/1959.12

职务/会长

企业介绍:

创新点:

1、李刚乐于奉献,勤于调研,善于把服装行业发展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有机结合,在营改工作大局中谋划行业发展,在推动行业发展申服务大局,创新改革 组织机构。创新推动实施河南服装“五大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2、“巧媳妇工程”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引导产能下沉,成功整合培训70万“三无”农村留守妇女成为服装产业大军,带动20万贫困家庭脱贫,构建中心工厂+卫星工厂6800个,形成优质产能1500亿元/年“安家工程”打造服装特色园区快建快成样板。全程主导两年多成功打造嫘祖服装新城,年产值已达40亿元。

3、为西平县导入了初具规模的服装主导产业。新密市“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基地”规模和素质不断提升。组建县域服务信阳专班,打造淮滨县临港国际服装城等信阳市7县区千亿级服装外贸加工基地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显著成绩。

4、成功锻造一支“年轻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型行业组织,使 工作人员由3人扩大到70余名,学历全部为大专以上。其中硕士2人。本科40人。平均年龄30.6岁办公用房36间,公务用车及各类办公设备100多台件, 团队战斗力极大增强,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生机。

16邱奕博

工作单位/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出生年月/1987.12

职务/董事长、总裁

企业简介: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原油—芳烃(PX、苯)—石化产品(PTA、PIA、CPL)—聚酯(长丝、短纤、瓶片)”一体化产业链的龙头公司。在国内同行中形成独有的“涤纶+锦纶”双纶驱动模式。2021年母公司恒逸集团首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名列第309位。

企业业绩: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恒逸石化实现营业收入9,669,123.63万元,同比上升57.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8,277.64万元,同比上升0.85%。

创新点:

1、战略创新。邱奕博带领公司紧紧围绕“巩固、突出和优化主营业务竞争力”的战略方针,率先进入聚酯熔体直纺、PTA和己内酰胺等产品领域;率先在海外布局文莱炼化项目,助力公司完成纵向产业链一体化,解决原料瓶颈。邱奕博提出做国际一流的石化-化纤综合服务商的定位,系统性打造上下游协同、境内外联动、软硬件配套综合竞争力的战略发展规划。

2、工业互联网创新。邱奕博确立“石化+工业互联网”信息战略,推动公司由“制造”向“智造”、由单一业务管理向产业链高度协同运作转变。在信息基础设施领域,推动工业组网、服务集群、信息安全等项目建设。在生产制造领域,自行研发成功单锭数据流系统,实现产品在车间仓库内的高效物流运转和品质自动控制,实现各生产工序间的流程优化、信息共享和效率提升。在营销服务领域,实现销售数据全流程展现,提供多维度画像的数据服务,形成销售、收款、排货、发货、派车、装运、开票等供应链业务闭环流程。

3、市场创新。PTA、聚酯纤维的产品市场份额位于行业前列,产业集中度较高,规模优势明显。2021年邱奕博提出以石化产业为核心的“恒逸方案”。广西钦州项目是推动“涤锦双引擎”顺利运转的强大动力。文莱二期项目将以炼化为主体,逐步向多元化的精细化工发展,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石化园区。在“下游化纤”方面,通过存量整合,研发创新,降本增效,打造精品工厂,促进国内大循环。

17何卓胜

工作单位/长乐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

出生年月/1970.1.

职务/常务副总经理

企业简介:

长乐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恒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自2010年6月成立伊始,便立足化纤行业迅速发展,以锦纶民用丝生产为核心,并辅以锦纶6聚合切片、氨纶丝的生产,率先完成“环己酮-己内酰胺-锦纶6聚合及氨纶聚合-锦纶6纺丝及氨纶纺丝-锦纶6弹力丝-整经-织造-染整”八道产业链整合。

企业业绩:

2021年度,恒申合纤公司的锦纶丝及锦纶切片的产量共计38.19万吨,氨纶丝产量达3.87万吨,主营业务收入197.50亿元,利润超21亿元。

创新点:

1、2021年度,恒申重点聚焦锦纶6聚合、纺丝方面的差异化,注重功能性产品开发,不断提升研发实力,创新研发出冰凉纱、多功能石墨烯、抗菌纱、竹节纱、胶原蛋白纱等特色产品。在何卓胜的带领下,恒申与Unifi公司在中国地区达成独家合作,供应REPREVE?再生尼龙产品;并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及2022年杭州亚运会服装原料供应商。

2、作为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恒申十分注重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2021年,何卓胜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智能化建设工作,在进一步巩固基于WMS系统下的智能化物流仓储信息管理能力的同时,逐步增强打造精益化生产管控能力、研发与制造协同管控能力、基于CRM营销网络的精细化管理能力、供应链协同运营能力等新型能力。在生产过程中,数据能实时传至5G+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平台的海量数据存储,完成产品质量追溯、销售窜货追踪等目标,实现“IoT(物联网)+SaaS(软件集成)+AI(人工智能)”的系统深化应用。

恒申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撮合上下游的交易,实现更贴近市场、更精准、更快速的产品开发、制造和销售体系建设。

3、完善营销公司管理制度,加强绩效管理,强化对重点市场、重点客户的营销服务,确保销售通路的畅销。同时,何卓圣根据产品结构的优化配置目标,努力发掘和配合中高端客户需求,进一步提高中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公司不仅在国内有大规模客户群,同时还致力于国际市场的开拓,敏感捕捉市场动态变化,建立下游面料品牌联盟。

4、在何卓圣的带领下,恒申推动原液着色锦纶纤维在下游纺织品的应用,倡导开发高性能尼龙工程塑料原料,以塑代钢,减少下游应用碳排放。倡导与科研院校等合作,参与“聚酰胺熔体直纺技术”、“锦纶废料降解再生技术”等锦纶产业链重点技术的攻关研究。此外,恒申积极参与权威机构的“双碳”认证工作,在企业内部实施标准化的可计量、可核查的碳足迹管理,并推动上下游联动。

18沈明

工作单位/鲁普耐特集团有限公司

出生年月/1969.11.29

职务/董事长

企业简介:

创建于2002年的鲁普耐特集团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全球高端绳网集成化服务商,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公司主营的“绳、网、线、带”产品,应用范围覆盖航空航天、军事装备、海洋工程、船舶舰艇、安全防护、消防救援、体育户外等36个领域,远销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业绩:

2021年,公司出口创汇总额超过5500万美元,实现了疫情影响下的稳定增长。2021年9月公司自主研发的“攀树绳”、“柔性轻量化高强卸扣”等产品获得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奖。

创新点:

1、科技进步。先后引进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并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局、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公司是山东省首批“综合院士工作站”建立单位,现拥有“中国绳网研发基地”等多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以及国内外一流绳(缆)网研发团队,并装备多条国际先进设备的绳缆生产线,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201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市场开拓。鲁普耐特自成立以来,在国内市场迅速成长,2020年经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 统计计算,鲁普耐特在国内合成纤维绳缆产品领域,市场占有率为33.15%,位居国内第一位,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公司重视开拓海外市场,与沃尔玛、罗氏等国际知名零售业企业开展业务合作,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目前产品销往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9%。

3、综合管理。重视企业管理模式的科学化、管理方法的高效化,结合企业与行业现状,建设了一套科学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实现了法制规范、健康透明的可持续发展。沈明董事长又针对绳网产业相对小众、普遍低端的发展现状,在行业内率先进行了绳网企业建设数字化工厂、实行智能化管理的尝试,并在鲁普耐特成功上线国内第一套适用于绳网企业运行发展的线上管理系统。

19沈耀华

工作单位/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

出生年月/1985.12

职务/副董事长

企业简介:

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各类高品质再生纤维纱线的现代化企业。震纶旗辖三家全资子公司和一家合资公司,拥有员工2500余人,布局苏州吴江、新疆库尔勒两大产业基地,总产能达170万锭,年销售额超100亿元,位居全球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细分领域之首,成为最具行业影响力的现代化纺纱企业。

企业业绩:

震纶棉纺作为国内领先,省内最大、最先进的生物质纤维纱线材料研发、制造企业,在生物质纤维材料差异化制造及特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的研制水平居国内同行业前茅,公司2020年市场占有率2.2%,江浙沪市场占有12.8%,领先于同行。

创新点:

1、2011年,沈耀华担任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管生产、产品质量、销售等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期间,沈耀华带领公司团队,从市场份额、智能制造、品种开发、品牌建设等各方面战略布局,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引领震纶迈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震纶生产的各类高品质纱线不仅品种丰富,绿色、环保、时尚、无污染,更远销在国外的美国、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市场。其中,震纶生产的赛紧纱线已经成为多家全球知名服装品牌粘胶针织面料指定用纱。

乘“一带一路”的东风,2015年震纶成功拓展了新疆纺织板块,与中泰集团强强联合,共同投资40亿元,在新疆库尔勒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疆富丽震纶200万锭纺纱项目。沈耀华担任新疆富丽震纶棉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一职,从项目的孵化、选址、建设、落地、管理、运营等,沈耀华全程主导,历经三年时间,项目一期工程120万锭全面竣工投产,将震纶总产能提升到170万锭,成为国内顶尖、全球领先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生产基地,年销售可望突破50 亿元。该项目吸纳解决当地1000多名少数民族人员就业,震纶棉纺成为全国纺织行业精准扶贫先进单位,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

2、目前,震纶棉纺已超过50 万纱锭的生产能力,年产各类纱线八万余吨。企业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纱设备,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目前,震纶的纱线产品已发展到粘胶、涤纶、莫代尔、天丝、再生纤维、环保纤维,混纺系列等七大类五百余个品种,是国内纺纱工艺最齐全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生产商。2020年震纶入选江苏省第一批绿色工厂。

20张杰

工作单位/杭州诺邦无纺股份有限公司

出生年月/1974.09

职务/董事总经理

企业简介:

诺邦从2004年1400余万元发展到2020年的超22个亿销售,十五年成长了近160倍,成为亚洲唯一一家拥有十二条水刺非织造材料生产线及无纺制品深加工的企业,水刺非织造材料年生产能力超8万吨,在产品生产、技术研发、企业管理、营销能力都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已成为一家以开发生产非织造材料为主业,持续拓展非织造材料制品业务领域的产业链化企业。

企业业绩:

2020年,诺邦公司实现历史性的突破,营业收入突破22个亿,利税总额近4亿元,总资产规模达到16亿元。

创新点:

1、经营管理上,张杰带领团队以“规范企业管理上层次、提高产品技术质量上台阶”为第一任务,扎实地专心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及产品技术质量,坚持以差异化产品路线为战略引导,做专业的水刺无纺供应商。还提出整合现有生产、质量管理的相互制约、分级成片管理模式,组建以车间为单位全责制生产管理模式(负责到位、责任到位、管理到位);在营销管理上,提出了梳理调整客户结构,重点巩固、维护优质客户,稳定大客户。在销售模式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三乘三分之一的销售战略规划,以国际市场、国内市场、自有品牌市场为三足鼎立的战略规划谋求企业可持续发展。

2、在企业创新思维中,张杰结合现代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格局,通过先期对新建生产线的数字化应用,再逐步的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改造,到后期智能化仓库的建设,数字化智能工厂的搭建,诺邦也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困局中,寻找着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创新发展道路。

3、张杰一直致力于环境的保护。由于水刺行业的特殊性,在节能环保上的工作压力巨大。诺邦多年来也注重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节能设施的技改升级、意识的宣传,逐步展开:降低蒸汽能耗的汽旋隆设备、投资近千万的中水回用系统、近6M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废蒸气冷却循环利用、控制排污的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等等,这些诺邦也走在了行业的前列,“杭州市节水型企业”“浙江省绿色企业”“全国纺织行业节能减排示范企业”等就是对诺邦节能降耗、减污减排工作的肯定。

21张冲

工作单位/江苏富之岛美安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

出生年月/1973.09

职务/董事长

企业简介:

江苏富之岛美安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拥有ISO9001、ISO14001、ISO18001、OEKO-TEX100等多项国际认证,产品远销欧美,中东、日韩等国家。企业拥有发明专利30项,被授予“中国纺织聚乳酸纤维应用研发中心”称誉。公司秉承“创新、提升、价值”,“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企业理念,依托公司多年来在研发、供应链、销售、服务等方面的技术沉淀与资源积累,通过不断的技术与产品创新,逐步发展成为行业内极具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纺织品科技公司。

创新点:

1、研发聚乳酸(PLA)生物基新材料。为保障创新,推动创新,富之岛美安与东华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南通大学等长期产学研合作,与“中国纺织规划研究院”共建成立了“中国纺织聚乳酸纤维应用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成功研发了100%聚乳酸(PLA)全品类产品,替代微塑料的生物基绿色新材料,填补了我国纺织领域多项技术空白,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用有科技含量的产品领先市场。

生物基材料是指以光合作用形成的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如植物的根、茎、果,利用其含有的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转化为五碳糖、六碳糖,通过生物发酵技术转化为生物制品,再经提纯、聚合成高分子环保生物材料。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在微生物作用下或堆肥条件下能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具有环保、无毒、可降解等特性。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如聚乳酸(简称“PLA”),又称聚丙交酯,属于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它已经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作为生物降解性生物医用材料使用,说明其高度安全性已经得到确认。可以说,生物基材料聚乳酸PLA将是助力绿色环保的“未来之钥”。

2021年10月,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开展“培育和推广2021年度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中荣获“2021年度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称号。

2、目前,美安纺织聚乳酸绒、聚乳酸纯纺面料,聚乳酸与天然纤维混纺面料,已与爱慕、森马、罗莱、梦洁、鄂尔多斯、雪达、例外、361、东隆、本草伦(健康家居)等服装家纺品牌开展合作。

22陈仕清

工作单位/福建省长乐市山力化纤有限公司

出生年月/1954.11

职务/董事长

企业简介:

福建省长乐市山力化纤有限公司于1997年6月27日成立,公司以聚酯纤维为龙头,开发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如:差别化涤纶纤维、涤纶POY多孔、细旦丝、远红外涤纶、阻燃涤纶、三异纤维、无扭矩DTY丝、POY+DTY复合线、阳离子DTY+常规DTY复合丝等,入选中国流行纤维趋势,公司先后荣获2016年国家高新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2年 1月 5日
下一篇 2022年 1月 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