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9点,济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大厅内,民警有条不紊地处理着警情,而在一处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刘兆戈与同事正在统计着14日的警情种类和数量。
一天时间反诈中心接警近百起
看着电脑屏幕上涨的数字,刘兆戈和同事眉头紧锁。一天时间,反诈中心就接警近百起,好在经过及时止付,他们从骗子手中抢出了上百万元。
“恨不得马上行动,把骗子绳之以法。”这是统计完数据后,刘兆戈向同事说的第一句话。
临近中午,反诈中心再次接到警情,一名女子称,自己被公司“领导”拉入群中,之后对方以“领导”的口吻,要求女子向指定账户转款,她没想到,骗子竟是“偷来”领导的头像,并以投资项目为由,成功骗取其十余万元。
几分钟后,电话铃声又一次响起,这次是一名男子遭遇了刷单类诈骗。“当时我被拉入一个刷点赞的群里,有人在群里发布了一条轻松日赚几百元的消息。我试着操作后,一开始确实盈利了,但再次操作后,对方就把我拉黑了,几万元打了水漂。”
接连两起警情让刘兆戈有些感慨,他说,接警止付最高峰时,接警量近200个,一个月时间止付达500余条,其中返还受害人的金额至少百万。
“虚假贷款、刷单以及冒充客服等类诈骗是最常见的,其中刷单类诈骗相对数量多一些。”刘兆戈坦言,骗子正是抓住了受害人焦急或是图财等心理,相继抛出诱饵,使受害人上当。
此外,受害人趋于年轻化,以前骗子多半运用电话、短信等实施诈骗,如今短视频、网络成为骗子实施诈骗的工具。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涉及转款时一定要谨慎核实,这是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最简单的途径之一。”刘兆戈说。
境外电诈通过中转设备伪装国内号码
在警方实施反电信网络诈骗的过程中,不仅仅有防,还有主动出击。
4月16日一大早,在刑警支队4楼一间办公室里,反诈中心副大队长王希昌、民警崔勇及刘波正在处理着近期破获的两起案件。
今年4月上旬,反诈中心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济南市商河县出现GOIP设备。所谓的GOIP设备其实是一种号码转换器,藏匿在境外的电诈分子通过架设该设备,将诈骗信息以国内手机号码的形式发送给受害人。
发现线索后,反诈中心联合商河县公安局立即展开分析研判,在锁定4名嫌疑人的同时,逐步摸清其藏匿地点。
“通过进一步工作,我们发现4名犯罪嫌疑人藏匿在商河三个小区内,我们兵分三路同一时间展开抓捕。”崔勇说,4月14日下午1时许,三组民警同时出动,在三处居住点将4名嫌疑人全部抓获,并当场扣押GOIP设备十余台以及300余张电话卡。
“卡头”带“卡农”来济南非法买卖银行卡
除了该起案件,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各地公安机关还进行了“断卡行动”,目的就是对非法买卖银行卡等人员予以打击。
今年3月初,反诈中心接到预警,连日来,南方某省的一名女子,在济南市市中区多家银行频繁办理了多套银行卡,这一可疑行为引起了民警注意。
“接到预警后,我们与市中警方一同展开了详细侦查,发现女子居住在市中区一家宾馆内,与其随行的还有6名外省男子,一行7人均居住在同一家宾馆。”刘波介绍,根据研判,他们发现其中有部分人员曾在缅北、越南、柬埔寨等地活动,综合其他调查结果,民警确定7人存在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的嫌疑。
“大概3月中旬,我们采取了抓捕措施,在宾馆内将7人成功抓获,当场扣押20余套银行卡。”刘波称,在审讯室里,面对种种证据,7人很快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原来,7人中有一人为组织者,该组织者被公安机关称为“卡头”,剩余6人为“卡农”。
来济前,“卡头”从网上获得售卖银行卡可以赚钱的消息,之后便带领6名“卡农”来到济南,仅2天时间,6人就在多家银行办理了20余套银行卡。
成功办卡后,“卡头”以每套2000元至2500元的价格从“卡农”手中收购银行卡,接下来,“卡头”再以每套5000元至8000元的价格售卖给电诈分子,最后电诈分子利用这些买来的银行卡实施犯罪。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