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路面
很多工地门口
施工路口
都会铺上厚厚的钢板
这些钢板影响到你的日常出行了么?
女子被路面钢板压断脚趾
5月5日上午,市民小冼在上班途中遭遇横祸,左脚被路面的钢板压住,导致脚趾被压断。
小冼回忆,当天她在东风西路与五一路交叉口等绿灯过马路。此时,一辆66路公交车从这个路口右转向国防路,待公交车驶离斑马线后,小冼准备过马路。
不料,由于路面上铺设的一块钢板与地面未完全贴合,且缝隙较大,公交车转过弯后,先是轧到钢板上,把钢板轧得翘起来,随后,翘起的位置又被车轧了下去。而此时,小冼的左脚正好被压在钢板下面,重心不稳导致她扑倒在钢板上。
由于左脚受到重力压迫,血从鞋子里渗了出来。到医院照片后发现,5个脚趾都断了。
小冼左脚的二趾和三趾受伤最严重,医生为她进行了断趾再植手术。其余脚趾也伤得不轻,大脚趾在手术中还植入了钢钉。
走访:说好的整改一直见不到
5月7日,媒体 道了小冼的遭遇。 道中,施工单位(云南建投)工作人员表示会进行整改。
东风西路与五一路交叉口盖板空隙能伸进脚尖
路口其中一块钢板下垫了木板,但其他钢板还是老样子,一受力就会翘起来。
走访发现,不仅是在小冼受伤的路口,由于东风路在进行提升改造工程,东风西路往南屏街方向一侧多处都铺设有钢板。其中一些铺设在机动车道上,对行人影响不大,但铺设在路口的钢板却对行人影响较大,即便是个成年人走在钢板上,都会将钢板另一端踩得翘起来,更何况是公交车之类的大型车辆。
施工方将整改东风路所有盖板
刘康介绍,盖板下有刚浇筑的混凝土,铺设盖板可避免车辆、行人陷入混凝土。混凝土浇灌后需要7天左右强度才能达标,待强度达标后就可拆除。
5月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云南建投工作人员表示当天就是第七天。但直至5月9日,钢板并未拆除,也无任何安全防护措施。
刘康表示,他们曾尝试在盖板下层垫橡胶、木板之类来填充缝隙,但由于车流量大,损坏严重,效果并不理想。随后,施工单位会对在建工程全线的盖板进行检查,用螺丝固定住盖板的4个角。
律师说法:施工方未采取安全措施 伤者可索赔
对于5月5日受伤的冼女士,云南凌云事务所朱绍坤律师表示,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在公共道路上铺设钢板,其目的虽在于方便通行,但因未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本次事故的发生,存在过错。小冼可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九条、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向施工方主张人身损害赔偿。
同时,本次事故中小冼属于在上下班途中受伤,如与用人单位存在正常的劳动合同关系,则可依法认定为工伤。其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赔偿。
至于公交车正常行驶过程中辗轧钢板导致钢板翘起,砸中当事人脚趾,虽有直接关系,但公交公司或公交司机并无明显过错。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的规定,公交公司不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网友声音:谁来管管这些“拦路虎”?
Jay from H.K :我就从来没见过什么固定螺丝。不都是丢块钢板就完事了。车压上去“咣当咣当”地响。
体活幺子:这条路3个月前就已经铺好钢板了。
付明 :的确是个很大的安全隐患,每次开车经过都很响!生怕弄到行人或者钢板翘起来顶到车底盘。
昆明不少路段都有“跷跷板”
新闻路与西昌路交叉口
篆新农贸市场附近钢板铺了几个月
5月9日上午11点,新闻路与西昌路交叉口,机动车道上铺有五六块钢板,大部分钢板四角已翘起。路口附近,有地铁1号线西北延工程的工地。
西昌路与新闻路交叉口盖板昨天已开始加固
经常路过此地的张女士说:“因为前面就是篆新农贸市场,我每天买菜都要从这里过,这里的钢板已经铺了好几个月了。”附近住户表示,晚间如有大型车辆经过,发出的声响非常大,严重影响到住户睡眠。
霖雨桥地铁站附近
钢板在人行道上“使绊子”
霖雨桥地铁站旁人行道盖板隐患大
光华路与白云路交叉口
钢板铺设一个月仍未拆除
在盘龙区光华路与白云路交叉口,该路段正在施工,三四块钢板铺在路口转弯处,车辆和行人经过都会踩到钢板。
光华路与白云路交叉口的盖板边缘空隙较大
“钢板底下坑坑洼洼呢,这个钢板一脚踩上去就‘张嘴巴’。”市民刘先生说,这些钢板已经铺设了一个多月了,却从没见人对其进行修整。刘先生认为,因为钢板铺设的地方是市民的必经之路,如果混凝土强度已经达标就应及时拆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