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说起武汉的桥梁,相信可以勾起不少人的记忆。今天(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一起走进武汉桥梁博物馆,感受一下“桥文化”。
在武汉市汉阳区四新大道,桥梁科技大厦格外显眼。楼顶四角是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头堡造型,顶层外沿“架设”了和武汉长江大桥一样造型的钢桁梁,整座大厦俨然是武汉长江大桥的缩影,以“天堑变通途——古今中外话桥梁”为主题的桥梁博物馆就位于这座大厦一楼。
模拟还原了武汉长江大桥钢梁施工现场
中铁大桥局桥梁博物馆馆长成莉玲
滕代远在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大会上穿的中山装
中铁大桥局桥梁博物馆馆长成莉玲介绍,目前馆内共有1516件藏品,但令她印象最深的还是要数那件她用一年时间才争取到的“镇馆之宝”。“这件是新中国首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在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大会上穿的一件礼服。武汉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第一桥,它在新中国桥梁发展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每一个博物馆里面的藏品都是博物馆的灵魂,也是支持博物馆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和基础。”
桥梁博物馆
据了解,c室内展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由中国古代桥梁、中国近现代桥梁、世界桥梁博览等八个部分组成;室外主题公园约20000平方米,由桥梁名人、施工场景的雕塑及艺术装置组成。两个部分相得益彰,生动、全面的“讲述”着桥梁建设事业的历史、文化和科技成果。中铁大桥局桥梁博物馆讲解员付学佳说:“我们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学生过来学习,自开馆以来也先后也接待了有50多个外国的团体前来参观。”
极速港珠澳VR飞车
增强线下体验感的同时,桥梁博物馆还创新了线上观展方式。2020年以来,桥梁博物馆共组织9场“云游”活动,累计观看人次突破800万。成莉玲说,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的双重方式打造科普教育基地。
“我们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通过博物馆希望)能够增强公众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尤其是引导我们的青少年,激发他们传承建桥 国的精神,为建设我们的祖国而努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