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守护者王海霞:看到文物受伤很心疼

文物保护领域也有“朝阳群众”了?是的!今年45岁的王海霞是北京慈善义工 的一名文保义工,她将文物保护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保护文物也会令作为普通群众的她,生命有了不凡的意义。

王海霞这样规划自己的未来:坚持文物保护工作,坚持文史知识的学习,当她老了,走不动的时候,依然还能感到内心的充实,便不会感到孤单寂寞。

今年45岁的王海霞是北京慈善义工 的一名文保义工,她将文物保护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受访人供图

看到文物伤残很心疼

王海霞家住朝阳区慧忠里小区,是一位“老北京”。她从小就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阅读历史书籍、观赏传统戏曲、看文物鉴定节目、走访古玩市场,这些兴趣爱好培养了王海霞对文物的“敏感度”。

北京有一首童谣,几乎每个在北京长大的孩子都耳熟能详: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干嘛?点灯,说话儿。“门墩儿样式和精致程度,与主人的财力和权利有着直接联系,在老北京看门墩儿便知这家人的势力了。”

一般人,还真分不出门墩儿的新旧,但是对于王海霞来说,鉴定新旧靠的就是感觉。“历史沉淀下来的东西有一种厚重感、沧桑感。”

以前,王海霞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景点内的文物古迹都难逃她的“慧眼”,每次看到“伤残”的文物很心疼,她只能默默的把它们拍下来,却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反映问题。

2014年3月的一天,王海霞在 纸上偶然看到一则消息,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市慈善义工 招聘志愿者。她瞬间觉得自己找到了“组织”,便欣然前往 名,成为首批文物保护志愿者。“长年累积的文物知识,有了施展的空间。”

近至“娘娘庙”远至“十三陵”

王海霞认领了北顶娘娘庙、鼓楼火神庙、故宫、恭王府等处的文物。一般来说,离她家远的,她会一月巡查一次,离她近的,一月会巡查三到五次甚至更多。“我家住在鸟巢和水立方的旁边,所以会经常水立方旁边的娘娘庙巡查,因为它就我眼皮子底下,我每次散步都要经过此地。”

2015年12月27日的上午,天空中还飘着雪花,王海霞在巡查北顶娘娘庙时发现,庙外有一口封闭的古井,古井的四周围着铁栏杆。“远看白茫茫的一片,再仔细一看,我发现雪渣下面沾有很多垃圾。”王海霞随后通过邮件把文字和照片反映给了北京市文物局。

没过几天,等王海霞再次去巡查时,发现古井已经被清理干净了。“我又拍了一些照片,并且把现状上 给组织。另外,我也建议古井旁边最好能做个做个标志牌,提醒游客和市民,禁止在此处乱倒垃圾!”

“由于十三陵周边交通不便利,徒步走了10多公里。特别是妃子陵园坐落在偏僻的地方,那些曲折通幽的小道凹凸不平,枯藤盘亘绵延,我们一行人走起路来总是路跌跌撞撞的。”

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015年底的一天,王海霞乘车前往广济寺,由于大面积的堵车迫使她在故宫后门附近的一站地便下了车。当她走近景山西街时,看到一根黑色的电线横亘在“大高玄殿”碑刻的后方,像拴着一个长长的秋千,碑刻旁边是红色铆钉圆拱门,大门两边耸立着两科“宝塔树”,离地面不足半米。

“碰到这种情况,一般人可能感觉没什么,一根线能有什么问题,从这走路的也很少。”王海霞说,但是,对于一个专业文保义工来说,她就能意识到这种情况存在安全隐患,既然发现了,她就要尽量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王海霞立刻拍了几张照片,并且把看到的情况用邮件上 给了组织。“古建筑一类文物保护最怕失火,一旦失火烧毁将不能复建。没发生事故还好,一旦发生了就是大事。”

不久后,北京市文物局文物监察执法队对“大高玄殿”门口垂有电线问题做出了回复。“王海霞同志反映,大高玄殿有一条电线垂到山门前,一旦刮断失火就会危及文物安全的情况,经现场查看,情况属实。”

北京市文物局文物监察执法队经向管理使用单位故宫博物院核实,该电线目前仍在使用,非废旧电线。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及时将电线固定,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文物及人员安全。

在从事文保工作两年多的时间里,王海霞对于文保有着自己的见解,“防范文物附近的安全隐患、制止不文明行为以及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是文保三大内容,也是问题所在。”

得到“史上”最长篇幅的回复

随后,王海霞便向附近居民四处打听,并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了解到这个地方以前是坟场,后来建成鞋厂宿舍房,直觉告诉她下面可能埋有文物。”虽然当时挺兴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就渐渐淡忘了这件事。

直到2015年1月份,此时的王海霞已经成为一名文保义工,她又想起了那两只龟趺,这次她知道自己能做点什么了。于是,王海霞便再次前往那片空地。“原来的居民区消失了,眼前只剩下大面积的工地,幸好龟趺一目了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6年 4月 8日
下一篇 2016年 4月 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