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在浸透辛劳汗水的基层,有一位以所为家、情系百姓、无私奉献的优秀公安民警,他冲在维护稳定、惩治犯罪、保民平安的最前沿,他在一个派出所坚守了20个春秋,他就是建湖县公安局芦沟派出所所长孙根锋。
他是默默奉献的“螺丝钉”
孙根锋在基层派出所一干就是20年,他以朴实无华点亮平凡人生,积淀“青春飞扬、炽热无悔”的奉献情怀,演绎“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生动实践,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赢得了辖区百姓的普遍赞誉和领导、同事的高度肯定。
1998年的夏天,刚从警校毕业的孙根锋被分配到位于农村基层的芦沟派出所工作。接下来的日子里,孙根锋就像一枚种子,在芦沟派出所的土地上开始生根发芽。学警务、练战术、强素养,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始终默默无闻地坚持,孜孜不倦地虚心请教。凭借自身不懈的努力,一点一滴地积累,他很快从不适应到适应,从新手成为行家。
2016年4月,孙根锋走马上任芦沟派出所所长。在芦沟镇工作的20年里,孙根锋走遍了镇村的每个角落。他把走访群众,掌握社情民意作为维护好一方治安的不二法宝,建立了厚实的群众基础。
他是公安业务的“多面手”
“于细微处寻觅战机”,是孙根锋的一贯作风。案件侦破从来都是一件“精细活”,需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和思考,捕捉一丝一毫的机会。
2015年岁末,当地连续发生多起盗窃沿街门市案件。为尽快破案,保社区平安,孙根锋连夜调取监控,层层推理,经过串联比对、精确打击,屡犯盗窃、抢劫罪被处理的前科劣迹人员王某及其同伙落入了法网,并由此成功带破33起盗窃案件。
“独辟蹊径,注重迁移,于无声处峰回路转”。2016年5月,他在带领民警清查旅馆时,发现一对住宿的夫妇神色不自然,还故作镇定。随即检查男子的挎包,发现内有起子、剪子、弹弓等物品。他立刻意识到这名男子身份并不简单。在审讯过程中,可疑男子仍在狡辩,孙根锋巧妙地抓住他与妻子之间的破绽,成功瓦解了杜某的心理防线,促使其主动交代了在县城地区盗窃7辆电瓶车的犯罪事实。
他是警民关系的“连心桥”
工作中,孙根锋是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有心人;生活中,他更是古道热肠,乐于助人的热心人。
从警20年,孙根锋就一直待在芦沟镇,对辖区的情况,他了然于胸。曾因寻衅滋事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又因敲诈勒索被劳教半年的小杨一直不被居民们认可。经过走访交谈,孙根锋了解到,小杨因村组拆迁,暂时没有了固定住所,有前科单身一人的小杨,心理难免有落差。针对小杨特殊的状况,孙根锋多次和镇、村领导协调,为其安置了临时住所,并为小杨安排他擅长的水电修理工作,还自掏腰包2000元给小杨作为临时生活费用。孙根锋的热心帮助让小杨重拾自信。
他是以身作则的“领头雁”
谈起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孙根峰如数家珍,“要想带出一支有精气神的队伍,必须多给民警激励、支持,多交流谈心,一个集体要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要让每一个民警都具有创先争优的强烈集体荣誉感。”
基层纷繁的工作,孙根锋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全所民警充满了战斗力。近年来,在各级组织的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和综合绩效考核排名中,芦沟派出所均位于全局前列。该所副所长何建鹏坦言,孙根锋提振了全所民警的精、气、神。
在民警的眼中,他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排头兵;在群众眼里,他是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好所长。然而,在家人眼里,他却是个愧对妻子的“不称职”的丈夫,很少能够陪伴儿子的父亲,照顾年迈父母不周的儿子。可是,为了他钟爱的公安事业,家人默默地承受了一切,还在言语和行动上鼓励他,安慰他,给予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20多年来,孙根锋不忘初心,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倾情浇灌着辖区的长治久安,书写着一个基层公安民警的无悔人生……(王登科 朱正连 谢栋华 何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