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儿童枢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

摘要:

文题释义:

枢椎:即第2颈椎,是颈椎中最坚固的椎骨,其椎体上有向上伸出的齿突与寰椎前弓的齿突凹相关节,以适应头颈部的旋转运动,枢椎的椎体较其他颈椎小,但椎弓根短而粗,横突短小且末端不分叉,椎板厚而坚固,其棘突较下位椎骨的棘突长而大。

螺钉内固定技术:凭借着植入螺钉纹理与骨质内部的紧密咬合达到良好固定、复位效果,此技术可以恢复骨支架,防止压缩变形,同时具有切口小、剥离骨膜少、对骨组织及周围软组织创伤少、异物感小、操作简单等优点。

背景:在治疗枕-寰-枢复合体区枢椎椎弓根特异性骨折时患者需行螺钉内固定,这种方法在成年人中应用较广泛,对于1-6岁儿童在枢椎椎弓根的共性化内固定置钉,国内外尚无发育解剖数据。

目的:探讨1-6岁儿童枢椎经椎弓根行3.50 mm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

方法:入选1-6岁儿童45例,每隔2岁为1组,分为1-岁组,3-岁组,5-6岁组,每组15例,获取颈椎CT原始数据,行三维重建后测量椎弓根上、中、下缘宽,椎弓根高和长,置钉内倾角及上倾角等参数。每例均测双侧椎弓根相关指标参数,每个参数指标测量3次,取平均值。

结果与结论:①枢椎椎弓根各指标除上倾角和内倾角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各指标均呈上升趋势;②同年龄组间椎弓根上缘宽、椎弓根中缘宽、椎弓根下缘宽互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③限制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及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椎弓根中缘宽和长,椎弓根中缘宽:1-岁组为(4.26±0.68) mm,3-岁组为(4.92±0.83) mm,5-6岁组为(6.26±1.26) mm;椎弓根长:1-岁组为(12.38±2.10) mm,3-岁组为(21.00±5.39) mm,5-6岁组为(24.62±1.11) mm;④结果表明,1-6岁儿童枢椎椎弓根具有置入3.50 mm螺钉的可行性,不同年龄组置钉方式应有所不同。

https://orcid.org/0000-0002-8329-3368 (李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关键词: 儿童, 枢椎椎弓根, 数字化测量, 螺钉内固定, 螺旋CT, 解剖形态

阅读更多请登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官网

1-6岁儿童枢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1年 12月 22日
下一篇 2022年 1月 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