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误吞异物 临汾市儿童医院患儿绿色通道来处置

——临汾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 快速处置一4岁幼儿误吞15mm螺母病例

11月2日,洪洞县4岁小女孩玥玥误吞“大螺母”,在当地一医院“拍片子”检查后,片子提示异物已进入肠道,医生建议等待自行排出。

但是4天过去了,铁制的螺母还“躺”在小玥玥肚子里。家长焦急万分。在多方打听下,11月6日下午6时左右,小玥玥跟随父母赶到临汾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就诊。

“铁螺母较重较大,不易出幽门,应该还在胃内”。儿童消化科大夫杨莹接诊后,为小玥玥行胸腹立位平片检查,经过综合分析得出初步诊断结论。

杨莹当即联系麻醉科,开始术前准备。当晚八时,儿童消化科主任聂莹组织医疗团队,立即为患儿行急诊无痛胃镜检查+异物取出术。术中发现,因螺母堵塞在幽门口,已停留4天之久,导致胃内残存大量食物残渣,给异物取出造成极大困扰。

聂大夫使用异物网兜反复多次将胃内残渣捞出,当胃内逐渐清理干净时,铁螺母如磐石般纹丝不动地“趟”在小玥玥的胃底部。“正如我们术前分析的结果,因为重力原因及螺母较大,无法通过幽门。”正在行手术治疗的聂莹与团队成员边手术边交流经验。半小时左右的工夫,在医疗团队的精心救治和相互配合下,小玥玥胃中的“大螺母”成功被取出。

“如果不及时取出螺母,患儿胃部将逐步糜烂,出现呕吐、腹痛等一系列症状。”谈起患儿误吞异物的话题,“身经百战”的聂大夫颇显得胸有成竹。“如果患儿误吞的是带有腐蚀性的电池或者枣核之类带尖的异物,极易导致消化道穿孔,后果更不堪设想,必须第一时间行急诊手术。”

“孩子误食的事件屡屡发生,而很多孩子误吞异物以后都容易发生窒息的现象,必须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即可到医院就诊。”为缩短误吞异物患儿的救治时间,从2021年8月起,该院开设了消化道异物患儿绿色通道,来院就诊的误吞异物患儿,在进入医院大厅的第一刻,导诊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会带患儿到儿童消化科就诊,行急诊无痛胃镜检查+异物取出术,确保患儿生命安全。

据了解,消化道异物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异物的类型也是千奇百怪,发卡、项链、指甲钳、硬币、磁力珠、枣核、电池等等什么都有。发现孩子吞下异物之后,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临汾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消化科专家建议广大家长朋友,最好是尽快将孩子送到医院交给医生处理,家长不要擅自处理,以免因为错误的方法导致孩子受到更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另外,家长要切实负起看管责任,及时纠正孩子将小玩具含入口中玩耍的不良习惯。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在误吞异物之后一定要及时告诉父母,不要因为害怕被责骂而延误病情;有三岁以内孩子的家庭,家中显眼位置不要摆放玩具零件、药片等小物品,以免小孩子玩耍的时候不小心误吞;如果孩子不小心卡了鱼刺,家长切忌不要让孩子喝醋,或者用一大口馒头、饭将其咽下去。喝醋并不能有效地软化骨头,卡住的异物强行用馒头咽下去也会容易损伤食道黏膜。尽量在光线好的条件下,让孩子张嘴,然后观察鱼刺的位置和大小,最好的方法还是要到医院让医生给取出来。

临汾市妇幼保健院是一所集妇幼保健、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医院,是临汾市17个县(市、区)保健技术业务指导中心。近年来,院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院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不断攀登医学高峰,相继开设全市首家胎儿医学门诊,开展儿童内镜治疗新技术,引进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等新技术新项目,为全市妇女儿童保驾护航,使临汾及周边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先进、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1年 12月 1日
下一篇 2021年 12月 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