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释义:
寰枢椎不稳:创伤、感染、肿瘤、先天及后天畸形均可导致寰枢椎不稳,可进一步导致脊髓损伤,临床上常需要予以外科手术治疗,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
平行棒固定: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连接棒连接的一种常规方式,即为寰椎左侧螺钉连接枢椎左侧螺钉,寰椎右侧螺钉连接枢椎右侧螺钉。
交叉棒固定: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连接棒连接的一种新型连接方式,即为寰椎左侧螺钉连接枢椎右侧螺钉,寰椎右侧螺钉连接枢椎左侧螺钉。
背景:C1双侧椎弓根螺钉联合C2椎板螺钉组成的短节段钉棒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稍显不足。目前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通过连接棒的连接形成近似于“Ⅱ”形的固定结构,或为了增强稳定性增加横联形成近似“H”的固形结构。而交叉棒固定方式呈“X”型,由多个三角形结构构成,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最好,有望进一步增强短节段钉棒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目的:评价C1双侧椎弓根螺钉联合C2一侧椎板螺钉一侧椎弓根螺钉采用交叉棒固定和平行棒固定的三维生物力学稳定性。
方法:6例新鲜寰枢椎脱位标本,每一例标本均置入C1双侧椎弓根螺钉及C2右侧椎板螺钉、C2左侧椎弓根螺钉。分为3组依次进行观察,不稳组不进行固定,平行棒组采用平行棒连接固定,交叉棒组采用交叉棒连接固定。分别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测量枕枢椎的三维运动范围。
结果与结论:①在屈伸、侧屈、轴向旋转上,交叉棒组及平行棒两种内固定方式均优于不稳组(P < 0.05);②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方向上,交叉棒组稳定性与平行棒组相当(P > 0.05);③在左旋、右旋方向上,交叉棒组稳定性大于平行棒组(P < 0.05);④提示应用C1双侧椎弓根螺钉联合C2一侧椎板螺钉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时,采用交叉棒方式固定可进一步增强其轴向旋转稳定性。
https://orcid.org/0000-0001-9873-7833 (邱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阅读更多请登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官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