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扭矩:自动拧紧工具在拧紧过程最终或扭转过程所得到的扭矩值,也就是在安装时用在线式扭矩传感器测量的值。
静态扭矩:用手动拧紧工具对已拧紧的螺栓加一个顺螺栓拧紧方向逐渐增大的扭矩,直至螺栓再一次产生拧紧运动的瞬间,记录下的刚产生运动时的扭矩值,该扭矩值即为静态扭矩。
标定:用扭矩标定仪(扭矩传感器和角度编码器)串接于电动拧紧枪之中,跟踪电动拧紧枪在螺纹连接件上进行拧紧的过程,从而确认其拧紧扭矩和拧紧角度在其规定范围内的一种方法。
装配拧紧的实质:
通过螺栓的轴向预紧力将两个工件可靠地联接在一起。螺栓插入被连接件,利用螺母或内螺纹拧紧使螺栓拉伸变形,这种弹性变形产生了轴向的拉力,将被夹零件挤压在了一起,称为预紧力。
螺纹副的拧紧工艺:
扭矩法,扭矩 – 转角法,屈服点法,螺栓伸长法。
扭矩法:通过控制拧紧扭矩间接地实施预紧力控制的扭矩法由于受到摩擦系数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对轴向预紧力控制精度低。
出于安全考虑,最大轴向力在设计时一般设在其屈服强度的 70% 以下,实际值往往只有 30~50% 。轴向预紧力小而分散,必然造成材料利用率低、结构笨拙和可靠性差。
扭矩法进行拧紧,则装配工艺的要求表达为MA =MA0±10% ,其中MA0 为额定扭矩值。
扭矩 – 转角法:实质是控制螺栓的伸长量,在螺栓贴合以后的整个拧紧范围,伸长量始终与转角成正比。在弹性范围内,轴向预紧力与伸长量成正比,控制伸长量就是控制轴向力,螺栓开始塑性变形后,虽然两者已不再成正比关系,但杆件受拉伸时的力学性能表明,只有保持在一定范围以内,轴向预紧力就能稳定在屈服载荷附近。主要通过将螺栓拉长在超弹性极限,达到屈服点,以实现既充分利用材料强度,又完成了高精度拧紧控制的目的。
工艺要求MA=Ms±10%+a10% 。其中Ms 称为起始扭矩,a 是达到起始扭矩后螺栓转过的角度,取值一般为60°、90°、120° 等,至于±10° 只是转角公差的一种表达形式,也有定为±10%的,或以单边公差表示,如180° +20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