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韦伯利-福斯波利自动转轮手枪:既是自动手枪,又是转轮手枪

20世纪初,转轮手枪与自动手枪的研究开发日新月异,出现了很多新手枪,如:史密斯-韦森M1、M2、M3,柯尔特M1903等转轮手枪,勃朗宁M1900、1903、1906等自动手枪。但转轮手枪逐渐退出了军队,主要是它不适合作为快速射击手枪,但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收藏的一支转轮手枪却比较特殊。与其它转轮手枪外观形状一样,这支手枪主要由枪管与弹巢以及击锤组成的发射机构、以框架、保险机构及握把组成的枪座组成。所不同的是该枪的射击实现了半自动。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半自动”转轮手枪,也可以说是最早的半自动手枪。

19世纪末自动枪发明以后,初尝自动武器威力的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各种自动武器的发明中。其中一部分发明名留青史,在战场上立下赫赫功劳,为后人所称道。也有一部分或许显赫一时,但最终被历史的履带,哦不,车轮碾过,逐渐埋没,这其中不少武器虽然当时没能成功,可在今天看来,其精(niu)妙(bi)的构(nao)思(dong)依然值得我们品味一番。韦伯利-福斯韦里自动转轮手枪(以下简称韦伯利自动转轮手枪)就是其中之一。

韦伯利自动转轮手枪是一款独特的由后座驱动的自动转轮手枪,由英国职业军人George Vincent Fosbery上校所设计。

Fosbery上校以一支改造过的柯尔特单动军用转轮手枪为原型设计出通过安装在底把上的滑动机构来压倒击锤并旋转转轮的转轮手枪时,半自动手枪才刚刚开始出现,他在1895年取得了设计专利,并在1896年对专利进行了改进。

随后Fosbery上校开始寻找合作伙伴,在1900年,由韦伯利进一步开发设计出了韦伯利-福斯韦里自动转轮手枪。

当时的专利图

1901年版.455口径韦伯利自动转轮手枪

最初,Webley–Fosbery自动转轮手枪使用.455口径弹,后来又有了.38ACP口径,.455口径弹容量6发,.38ACP弹容量8发。可以使用满月弹夹快速装填。.38ACP弹使用了一种与我们今天常见的有些不同的螺旋形满月夹。使用.38ACP口径的转轮要短一些,连带其后座行程也比较短。有一些.455口径的型号使用了便于携带的紧凑型底把。

左下为.38ACP使用的满月夹

在民间市场上,韦伯利自动转轮是一款受欢迎的靶枪,因为其单动射击时扳机不联动击锤和转轮,扳机力轻柔而平稳,同时可以快速而精确地射击。当时著名的射手Walter Winans就很喜欢使用这枪。1902年,他在一次射击中用7秒的时间命中12步外的2英寸靶心6次(弹容量6发)。 使用快速装弹器的话他能在15秒内命中12步外的3英寸靶心12次(装弹一次)。然而在1918年英国步枪 以”arrow gives significant advantages”为理由禁止韦伯利转轮手枪在射击比赛中使用。

意气风发的 Walter Winans

韦伯利自动转轮手枪有枪管长7.5寸,6寸,4寸的标准版本,也可以自己订做长度,还能选订六边形膛线。当时还有一种.22的运动版,将转轮拿掉后安装适配器,子弹直接塞进枪管里发射,枪管兼做弹膛。

1914年版7.5寸管韦伯利自动转轮手枪

1914年版4寸管韦伯利自动转轮手枪

虽然韦伯利认为这是一支理想的骑兵用手枪,但是韦伯利自动转轮从来没有被军队批量配发使用。按照当时的眼光看,它也是过于笨重和复杂了——超过11英寸长(约28cm),空枪重1.24kg。加上其结构比普通的转轮手枪复杂许多,性能也没有质的飞越,这更加限定了它的军事用途。一些军官自费购买了韦伯利自动转轮手枪使用,效果不错,后座力比较轻,射击精度比较高。但是得随时注意养护。根据 告,其精密的复进机构比较容易受雨水和泥泞的影响。

韦伯利自动转轮手枪还参加了美国1907年的手枪招标试验,但是很快就被淘汰了,虽然它射击精度高,后座力轻,但是体积和重量以及可靠性都不能让军方接受。

基本数据:

全枪长:280mm

空枪重:1.24kg

弹种:.455Webley MKII

.38ACP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座

弹容量:8发(.38ACP)

6发(.455)

初速:190m/s(.455)

韦伯利自动转轮手枪主要动作及机构分三部分:枪管-转轮(弹膛)组件;闭锁与击锤组件;以及底把(扳机、复进簧、握把和保险都安装在其上)。

其退/装弹操作与同时期其他的所有韦伯利转轮手枪一样是撅把式,按下转轮后方的释放杠杆可以打开转轮组,同时退弹机构会自动退出转轮内的弹壳或者未击发弹。装填弹药后再转轮组合上。完成装填后,将整个上半部分枪管-转轮组件往后推到底,即可压倒击锤进入待发状态。

释放杠杆

按下可打开装弹

装弹过程

当枪管-套筒组件在原位时,推动枪管-转轮组件或者开火进行后座时,固定在底把上的螺柱会进入转轮上的Y型槽,此时转轮后退,被驱动旋转往下一发弹的待发位置。复进簧使组件复位时,转轮转动到位,弹膛对准枪管轴线。手动按下击锤并手动旋转转轮时,需要确定旋转到位。

后座动作示意

韦伯利自动转轮在设计上允许携带者待击携带,因此其拥有一个独特的保险系统。保险拨杆置于握把顶端左侧,可以由大拇指操作。当保险处于关闭状态时,击锤与扳机之间的连接被切断,保证安全性。只有击锤被压下时才可以操作保险。

一开始忘记压下击锤,保险掰不上

在早期型号中,为了确保转轮旋转到位,转轮外的Y形槽采用了不同深度的设计,由弹簧式操作柱驱动Y形槽。后来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是没有必要的,于是后来的Y形槽都改为统一深度了,并且进行了防止转轮反转的改进。通过Y形槽还可以判断该枪的生产年份。

1. Webley-Fosbery M 1901 kalibra.455

2. Webley-Fosbery M 1901 kalibra.38

3. Webley-Fosbery M 1902 and Webley-Fosbery M 1914

1902版.455口径韦伯利自动转轮手枪

其余的改进还包括了取消侧面的转轮固定栓,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安装在转轮顶部的弹簧栓。

最终型号的韦伯利于1914年定型。其转轮较早先稍短,并加强了击锤簧和复进簧。

由于军方不采用,民间市场需求量又小,韦伯利自动转轮手枪没能坚持度过一战,于1924年停产,总产量约4200支(编号持续到了4500),其中绝大多数是.455口径,只有417支是.38ACP,其中有141支被拆了用来补充零件,另外有至少72支被工厂改成.455,因此今天留下的只有不到200支.38ACP版,十分稀少。

传统结构的双动韦伯利转轮击发过程是这样的:扣下扳机,连杆带动击锤压下,同时带动转轮旋转,转轮转到正确位置的时候释放击锤,击发,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所以扳机力会比较大,因为整个扣扳机的流程执行了三个动作。

自动转轮压到击锤进入待发后扣下扳机则只有一个动作,就是释放击锤,击发后通过后坐力来转动转轮并压倒击锤再次进入待发状态,扳机力轻。同时也有一个类似于普通自动手枪套筒复进的动作。

文森特·福斯波利上校的发明

该枪的出现,可追溯到英国的福斯波利上校(1832-1907)(此人曾在印度镇压抵抗运动)设计的一款半自动转轮手枪。1895年8月16日,福斯波利拿到了该枪的发明专利。该枪射击时,通过后坐力压倒击锤,同时通过枪座上的滑座推动带“之”字槽的转轮,使枪管和转轮沿枪座后坐形成待发状态。从而使该枪实现半自动的自动原理。进一步的改进(比如去掉转轮挂钩并用弹簧加载柱螺栓替换)在1896年6月和10月又获得两项专利。

为获得制造能力及资金支持,福斯波利将他的设计投入到伯明翰的韦伯利父子工厂,其与斯科特父子工厂及理查德-艾利斯父子工厂在1897年合并,成立了韦伯利和斯科特军火有限公司, 主要为英国军队提供武器并生产民用产品。目前该公司以生产气枪、猎枪为主。福斯波利进一步改进了该枪,并在1900年7月的比斯利比赛上以“韦伯利-福斯波利半自动转轮手枪” 名义参加比赛。

该型手枪最初口径为.455( 11.56毫米,英国的制式口径)。大约持续了一年后,又增加了能够发射.38ACP口径枪弹(9.65毫米)的手枪。.455口径的手枪弹巢有6个弹仓,0.38口径的手枪弹巢有8个弹仓,可使用“月牙夹”装弹,以方便快速装弹。0.38型弹巢较短,意味着较短的后坐行程。后来也设计了6发的.445口径短弹巢。韦伯利-福斯波利手枪系列共6个型号,分别为.455口径和0.38口径,枪管长度分别为4.6和7.5英寸。

细品南理工馆藏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的该型枪械口径0.455英寸,容弹量6发,膛线7条右旋。枪上部后方的枪管解脱卡上方设有半圆形缺口式照门,枪管前部上方设有固定式刀型片状准星。从整体上看此枪可以明显地分为三大块:枪管和转轮组件,击锤和击发机构组件,以及包含扳机、复进簧、握把和保险等的底把组件。枪管顶部铭有“P.y&SON,LONDON&BIRMINGHAM. ”,意为伦敦和伯明翰的韦伯利-塞恩公司。枪管下方靠近连接轴的弧形部分铭有“880”,应为其零件号。从外部看该枪枪管下部为圆形,上部为五边形。转轮上方枪管后部左侧铭有“Webley FOSBERY”,意为“韦伯利-福斯波利”。该枪底把左侧铭有下方为“W&S”上方为带翅膀飞行子弹的标示,为韦伯利-塞恩公司的商标。其后铭有“455 CORDITE”,意为该枪使用0.455英寸口径的无烟火药弹。枪把右侧铭有“2871”,为其枪号。该枪握把为圆形,由两片塑料护木包裹,通过护木中心的销轴连接。护木表面菱形细碎滚花处理,上部有一扇形光滑部分。其中左侧护木已有破损,右侧护木光滑部分钉了许多钉。这些钉头组成了“王肇和”三个字,应是曾经的枪主。握把下部设有可前后翻转的枪带环。

此枪装填和其它韦伯利转轮一样是顶部撅开式。向前按压枪管后,侧转轮后方左侧的连接保险卡铁柄,卡铁上部向后转动,将枪管向前向下扳动,整个枪管和转轮组件就可以向前撅开。可用转轮中心的退壳顶杆及其相连的星形退壳装置顶出空弹壳或未发弹,以便再次装填子弹。装填完毕后,回转锁好转轮,射手需要向后拉动上半部的活动部分直到拉不动,然后放手。此时击锤被压倒,全枪进入待发状态。在活动部分一退一进的过程中,转轮外表面的Z形槽会顺着底把上的一个突起滑动,带动转轮旋转一格,同时压倒击锤待发,实现半自动射击。

该枪为单动手枪。在携带时可以将击锤扬起,处于随时击发的状态,所以保险显得非常重要。保险机柄设置在了枪把左侧护木左上方位置,向后上方扳动则处于保险状态。此时击锤装置被保险顶住,即使扣动扳机击锤结构不能向前击发。只有向下压保险机柄,释放击锤结构,击锤才能击发。

鉴于该枪“自动射击”的特点,以及由于该枪扳机不需要带动转轮旋转,扳机力和单动转轮一样较小,使得该具备较高射速和较好的准确度。在射击场一举成名,当时的射手们发现此枪射速非常快,动作流畅。著名的靶场射手沃尔特-威南斯很喜欢韦伯利-福斯波利转轮手枪。1902年,他在7秒内向距离12英尺(约3.6米)的一个两英寸(5.08厘米)大小目标射击,命中了6发子弹。通过使用普利多高速装弹器,它能够在15秒左右的时间内向一个3英寸(76.2毫米)大小目标射出12发子弹。

不曾服役的珍品

韦伯利·福斯波利最初认为这款转轮手枪是骑兵部队的理想武器。但相比于同时代转轮或自动手枪,其反冲式的自动原理意味着更大的枪重,以实现半自动射击并抵抗后坐力。其结构对灰尘和污垢更加敏感。射击时必须握紧枪身,否则就没有足够的动力维持循环动作。它的重新装填也并不快于当时的转轮手枪。

可能是因为这款枪的机械机构在一战的战壕泥泞条件下可能会被卡住,或者也可能是因为射手操作稍有不规范,胳膊伸得不直、不够稳定,这款枪就不能正确击发等问题。英国政府从未正式采用此枪。但一些英国军官私人购买它,共批量生产了4750支。

韦伯利·福斯波利左轮手枪在1941年拍摄的《马耳他之鹰》、1973年的滑稽电影《Zandoz》中出现过,还专门为它设计了台词,“是的……那是韦伯利·福斯波利手枪……全自动的” ,以及“……他们不再制造了……”。

南理工所藏这支枪因年代久远,表面略有斑驳,星形退壳挺有两个齿略有损伤,但整枪结构完善,铭文清晰可辨,机构灵动可靠,是珍贵的文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0年 8月 5日
下一篇 2020年 8月 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