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连接的功能是要提供足够的夹紧力,使连接件不会在载荷下滑移或者分离,导致连接螺栓出现松动并最终造成连接零部件的松动。
结合紧固工艺及实测紧固曲线,重新调整紧固参数并通过滑移CAE模型,验证了紧固可靠性,并通过路试验证及残余扭矩测试,验证了紧固的可靠性。
01
断裂紧固件分析
某车型在道路试验过程中,发生悬置紧固件断裂如图,断裂紧固件包含:两颗双头螺柱及1颗螺栓,其中:1# 螺柱,2# 螺栓,3# 螺柱分别对应1#、2#、3#安装孔。
1.1 宏观分析
由下图可以看出:支架与紧固件贴合边缘有明显摩擦痕迹,3个安装孔内均有螺纹挤压痕迹,因此,可以判断:紧固件在断裂前已发生了松动。
由图 1 可见:3个紧固件断口均平齐未见明呈质量缺陷,端口呈典型的疲劳断口形貌,由此可初步判断:紧固件松动后发生了疲劳断裂。
1.2 微观分析
对 1# 螺柱断口分进行微观观察.如图,分为A1.A2.A3 3个区域进行观察发现A1区域为疲劳源,逐步扩展到A2区域.最后在A3区域发生了瞬间断裂。
同理,对2# 螺栓及3# 螺柱进行分析整理出:1#、2#、3# 紧固件的断裂机理,如图可见:1# 螺柱的瞬断面积最小,3# 次之、2# 瞬断区最大,
由此可以判断:
02
滑移分析
建立悬置支架、紧固件滑移CAE模型,如图,建立了悬置支架与支架间的接触模型,通过该模型可计算出:两个金属支架的相对滑移量,从而判断紧固件的夹紧力是否足够,该模型需输入载荷及紧固件预紧力。
2.1 悬置载荷获取
表 1 第 25 工况力
2.2 夹紧力获取
F0 = T/Kd
其中:
F0-夹紧力
T-扭矩N.m
K-拧紧力矩系数
d-螺纹公称直径,mm
考虑到实际装配后的扭力衰减及统计数据,选取扭力值的70%,作为最终扭力,通过试验曲线可得出:其对应的夹紧力为 25KN。
2.3 滑移量计算
将第 25 工况力及 2.2 得到的夹紧力,带入到CAE模型,可计算出:滑移量为0.28、滑移值大于目标值0.2,因此,现有紧固件扭矩滑移风险。
03
紧固参数设定及验证
根据滑移CAE模型计算,如需滑移量小于0.2,夹紧力需大于32.5KN,在不更换紧固件及改变连接方式的情况下.现有扭矩法无法实现该夹紧力,
拧紧方式最常用的有扭矩法及扭矩+转角法两种,对于扭矩法,为确保紧固件不被损坏,紧固件需工作在弹性区域同时最终夹紧力受摩擦因素影响较大。
因此,扭矩法存在以下两个特点:
对于扭矩+转角法,控制转角实质为控制紧固件的伸长量,因此,该方法螺栓可工作在屈服段,同时受摩擦因素的影响较小,因此,扭矩+转角法存在以下特点:
3.1 紧固参数设定
夹紧力实测曲线及夹紧力需大于32.5KN,同时,考虑装配工艺的要求设定初始扭矩为60N.m,转角为90°,初始扭矩的设定,主要考虑支架贴台面要充分贴合,转角90°为在没有自动设备的情况下,也便于控制的角度。
对于初步设定扭矩参数60N.m+90°进行 5 组扭力试验,样件 1 扭矩试验曲线如图,5 组试验数据见下表。
3.2 紧固参数校核及验证
由上表可知:60Nm+90°拧紧参数对应的最小夹紧力为66.2KN,考虑到扭矩及夹紧力的衰减,经统计衰减后的最小夹紧力为43KN,43KN对应的滑移量,如下图,滑移量为0.12,满足小于0.2的目标值要求。
釆用60N.m+90°拧紧参数,选取 4 台车进行道路试验验证,试验完成未发生紧固件松动及断裂故障,各紧固件的残余扭矩如下表所示。
04
最 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