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下乡采风拍摄,除了欣赏赞美家乡大美风光和 道百姓幸福生活外,还不失时机地抓拍各地的风土民情奇闻逸事等,包括有年代感的建筑村落、古井老树,还有所谓的“小桥流水人家”,至于美不美,就看你是怎么去欣赏了。
收集整理了自己这些年所拍摄的部分有年代感的照片,在这里展示一下,以谓同好。
首先是这样的老房子,多建于六十年代,石头黄泥砌筑,那个年头不富裕,加之工业不发达,水泥白灰之类很少见,也买不起,那么石头黄泥就是首当其冲的建筑材料,而且瓦的成本很高,一般人也买不起,绝大部分是用草苫房屋顶。此图中的瓦是后来在草的上面加盖的瓦,俗称(草房盖被)。
黄泥墙的优点是比较保温,缺点是怕湿,黄泥遇水就会变软,严重会倒墙,再则易遭老鼠盗洞。通常墙的内外要抹上黄泥保温,外墙皮容易被雨水冲刷还要经常补抹黄泥。
可想而知这样的墙能否保温?
室内的木梁,纸棚。
“养活孩子吊起来”的悠车吊环
冬季寒冷,没有专用的取暖设备,“火盆”就成了家家必备的了。
各种老物件今天就是古董了
草房的房顶草容易腐烂,所以需要经常重苫,这非常麻烦。
苫草用的“拍子”
所谓篱笆墙,咱东北叫它木杖子。
还有许多是砌的石墙,因地制宜。
栅栏门
喂牛马的牲口槽子,典型的五、六十年代前的古货。
常用的农具
磨刀石
骡马“套包”
石碾也代表一个时代的文明
东北人穿靰鞡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千年之前
元代之前的石刻可以证明
夏天的“敞牛圈”
现在还有人住的老房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