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姓名:冯普俊
年龄:45岁
职务:广东电网江门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副主任
工龄:25年
特长:变电设备检修
顶酷暑、战热浪、一身油、一身汗……用这些词语来形容广东电网江门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副主任冯普俊的日常工作再合适不过了。1991年,冯普俊参加工作,从一名变电试检班班员做起,在基层一干就是25年。凭借着“孺子牛”般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冯普俊一步一个脚印,如无花果般默默成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从一名只有中技文化的普通工人,成为了一名拥有本科学历的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技术骨干。
1
【分享绝活】
妙手回春,挽救“绝症”设备
电焊是变电检修工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易学难精,但冯普俊却能在2毫米的薄壁上焊补设备缝隙,并能精准控制焊枪火焰,经常一次性吻合,不仅分毫不差而且没有焊渣(俗称“毛刺”)。在江门供电局流传这样一句话:“即使把冯普俊的双眼蒙起,他十分钟也能组装出一台10kV少油断路器”。
早在2001年,位于台山的110千伏海宴站有载调压开关出现了故障,设备经过多次检测和维修,最终被生产厂家判了“死刑”,称里面的转动弹簧发生了不可恢复的弹性形变。面对这样的答案,冯普俊却在心里打了个问号,如果真的那样,断电怎么会均匀而且规律呢?他觉得厂家的结论下得太早,经过反复拆装,他终于发现了故障所在,原来是螺丝太长提前短接了,他马上换了短几厘米的螺丝再做实验,设备终于恢复正常了。这个故障的解决,更是大大提高了台山西南地区的供电质量。
2
成长之路
20余年如一日,学习永不止步
25年前,冯普俊只是一名普通的变电试检班班员,而现在,他早已成为了江门供电局“双高”技师(即变电检修高级技师、电工高级技师)。在冯普俊看来,自己取得的这些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坚持对新知识的不断学习。
3
匠人匠心
新时代“工匠精神”需具备创新意识
“一直以来,我从事的工作都很平凡,所做的事情也很平常,如果一定要做个比喻的话,我希望自己是一头甘为俯首的‘孺子牛’,一头愿为党和人民守护万家灯火的牛。”冯普俊说,自己今年已经45岁了,在许多同事眼里,自己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师傅”了,“但对我个人而言,在这个岗位上,我离‘精’这个字还有很远。”
在冯普俊看来,“工匠精神”就意味着一丝不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信念和一以贯之的坚持。“做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明白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同时,冯普俊也认为,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还需具备创新的意识。“作为新时代的技术人员,我们不能仅仅蜗居在车间里埋头钻研,还要学会走出去,学习更多先进的知识,开拓视野,吸取养分,将创新融入自己的工作中,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冯普俊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