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绝不是好事:工作4年,我总结出了10条非常规的职场道理

毕业伊始,我怀揣着干翻世界的理想踏入职场,上班也就一年,才发现自己已然被世界干得服服帖帖,时至今日,工作已有四年有余,还没发家致富,也还没登上福布斯排行榜,干翻世界的事仍然八字没一撇,不过这几年时间想通了很多事情——也可以说是一些粗浅的道理,把它们写出来以供旁人评说,倘若有用,再好不过;若是没用,只当妄言。

  1. 千万不要把公司内部想象成井井有条的样子

一般大学都有一门课叫职业发展,大概的套路就是:在象牙塔工作到四五十岁的老师,拿着网上搜集来的资料,语重心长地教你如何在初入职场时不显得过分业余。其实老师们的教导不无道理,只不过水土不服,说得重点,有些“屠龙技”了。

职业发展课教导的所有理论,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默认公司是井然有序、严丝合缝的,所有的教导方向是告诉每个人如何在既有的机制中当好一枚螺丝钉。

然而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对于公司的这种误解也给了不少应届生认知转型的阵痛——刚毕业参加工作的人大多数的第一感觉不是自己差很多,而是公司真傻x。

  1. 大部分人及格以下

之所以有时候很多人会觉得心累,根源就是误解了世界的本质。

按照常规理解,世界上大部分人水平一般,少部分人优秀,少部分人不及格。但其实,大部分人都是不及格。

每个岗位的人,水平一定会比你最开始以为的差一点,你以为优秀的人是在职场做到了80分以上,但实际上,每个岗位大部分人也就40分,做到了60分就是优秀,做到80分必然在行业内都吃得开,分再高,就上福布斯了。

  1. 选择大于努力,而选择本身大多是运气

最理想的公司是哪里?可能是15年前的阿里巴巴,或者是7年前的小米,又或者是5年前的字节跳动……大多数在今天十分强大的公司,放到创办伊始来看,都是个草台班子,阿里巴巴曾经玩过一把情怀,他们放出了当年阿里巴巴在 纸上的招聘版面,并附文:他们曾经都是一群普通人,只不过某天看到了这则招聘。

我们不能放弃努力,当然,但请永远不要放大努力的功效。世界不是线性的,不存在“我努力所以我优秀”的线性逻辑,一定要认清这点,不然真的会内心很难熬。

  1. 圈养的龙,终究也会变成泥鳅

环境很重要,影响程度永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看到才会相信,环境就是你的眼界,你看到有人不懈努力考下CFA,你才会相信原来真的有改变人生的考试;你看到普通人可以通过持久练习变成行业专业,你才相信自己也可以是专家。

久而久之,你所认知到的一切,就变成了你的格局。

  1. 做不到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安排太多事

常人不太可能从一上手就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与其给自己太大压力,陷入焦虑的自我矛盾中,不如先做好一件事。不贪多,才嚼得烂。

  1. 锋芒循序渐进地露

不管你多有天纵之才,不要一开始就展现100%的力量。

工作之中,难免倦怠,大家都习惯了100%的你,就会觉得90%的你都算是偷懒。

反其道而行,一点点显山露水,你就是一个可以持续给人惊喜的人。

  1. 别做看起来很努力的人

又一个世界残酷的真相,其实没什么人真的喜欢特别努力的人,因为活在这样的人身边是一件很累的事。

努力当然是好事,但不要太在人前显露,我们都不喜欢智商奇高的天才在众人面前展露天赋,同样的,我们也都不喜欢极其努力的人在面前晃来晃去,因为其实“可以做到很努力”这一点,也是一种稀有的天赋。

  1. 有意识的在小事中训练自己,不用很久,你就超越了80%的人

人和人拉开差距需要多久?家长会告诉你八年,老师会告诉你三五年,但事实是,可能一年都用不了。

千万别觉得自己做的事低端,永远不要停止对工作本身的思考——把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当成一种习惯,是职场人生最高效的生活方式。

  1. 永远不要孤注一掷

比尔盖茨在哈佛演讲中说,好多人都说他很有勇气,因为大学他选择辍学创办微软,但事实是,他只是暂时办理了休学,倘若创业不成功,他完全可以回来继续上学。

李嘉诚说,自己这辈子,其实就没觉得冒过什么风险,香港房地产百废待兴之时,他其实早早就盯准了这门声音,只是在等一个合理的价格。

千万别相信鸡汤中说的孤注一掷、破釜沉舟,永远要给自己留退路,留选择。所谓的“逼自己一把”都是心理层面的事情,而不是真的把自己放到绝境中。

可能绝境中涅槃更有戏剧张力,但事实是,除非万不得已,不然远离“孤注一掷”。

  1. 不要试图超越富二代

我听过很多人说这种丧气的话:某某某家里很有钱,而自己努力一辈子也到不了那样,人生真不公平。

记住一句话: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接力赛。人家祖辈几代共同努力跑到今天,被你这短短几十年超越才叫真正的不公平。

的确,拼尽全力也没什么可能赢过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但你这辈子不一定非要当首富,毕竟凭借自身努力年入百万的生意人,是完全可以白手起家的。

家庭背景肯定不是松懈的借口,赚不了千八百亿,难道赚三五百万过得就不舒服吗?

无论如何,我们人生的目的都只是做更好的自己。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9年 11月 4日
下一篇 2019年 11月 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