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最后一班地铁不载人”,我们去看了看发现……

对生活在繁华拥挤的都市人来说,地铁一定不陌生。很多人都见过高峰期的人山人海,但午夜时分的地铁中,有一群夜行者却鲜为人知。

之前,有个恐怖说法流传很久,说“最后一班地铁不载人”,这其实是最后一班载客地铁结束后,地铁列检人员在调试设备,试运行空跑车。

调试班的工作人员正在车底,仔细检查车心情况,排查车辆故障。

在北京地铁运营公司三分公司的万柳维修中心,列检班的李辉和同事正在列检库对地铁10号列车线进行“体检”,他们仔细对每一辆列车的十多万个零部件进行检查,不放过任何一处微小的细节,直到凌晨才结束当天的检修工作。对于李辉来说,这只是日常工作中相当普通的一天。

地铁车辆的检修好比医院的急诊科,必须要有全面的地铁运行维护知识。

工作人员正在综合测试台前进行系统调试,包括动态地图的调试、语音播 系统的调试和地铁电视的播放测试。

动态地图上的LED板的维修,主要是拆卸和焊接,是个细心活儿,还需要极大的耐心,所以在这个岗位上的大部分是女职工。

作为地铁10号线地铁列车的“主治医生”,万柳维修中心肩负起了保证10号线,乃至北京地铁路网安全稳定运营的重要使命。万柳维修中心成立于2007年,主要为地铁10号线地铁进行检修维护工作,每天检修车组116列,共有12个列检班组,进行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列检工作。

列检职工是列车保障的第一梯队,通过每辆列车回库时的接车工作,可以第一时间检查列车外部的状态,发现问题进行快速处置。

一台合格的门控器在投入运营之前需要进行200次测试,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门控器的检测。

驾驶室各个开关按钮是否正常,是每天必备的检查项目。

“我们每天的检查,就是为了把细小的毛病排查在库内,小故障会引起大影响,重要的零件多检查几遍才放心。”说起自己服务的10号线,李辉有点小骄傲,因为这条线路在北京地铁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2008年7月19日,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的开通,兑现了申办奥运会时关于乘坐地铁从机场到奥运村的承诺。北京作为全国的综合交通枢纽,这里不仅有着全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世界规模最大的机场之一,同样的也有着全世界最发达的地铁网络,目前北京地铁运营线路共有22条地铁线路,运营里程637千米,在全世界都属于一流的

而在北京地铁运营线路当中,10号线是我国车站中最多的地铁线路,一共有45个车站,一趟坐下来需要一个半小时,几乎贯穿了北京的三环。作为世界最长的全地下环形交通运营枢纽,10号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越来越明显。

工作人员为门控器电路板元器件喷涂三防漆的喷涂,三防漆对电路坂有防潮、防盐雾和防静电的作用。

门控器自主化维修中的板卡维修,处理的都是细小元器件,所以工作人员都穿着一整套防静电的衣服。

万柳维修中心对地铁车辆的修程大致分为日检、周检、月修和定修。日检和周检就是每天和每周都会进行的一项检查,主要检查容易出现危及行车安全的各主要部件外观情况,并对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及时进行修理。

月修不仅要像日检那样对车辆主要部件的外观进行检修,还需要对车辆的主要部件技术状态进行外观检查和进行必要的实验,并对可能出现危及行车安全的一些部件进行提前更换。在对列车日常检修的基础上,根据列车运行公里数,万柳维修中心还设立了月修班组,进一步加强了包括空调系统在内的车辆检修工作。

除此之外,就是定修了,定修主要是预防性的修理,检修人员会对车辆各大部件的技术状态和运作进行仔细的检修,并对检查中发现的故障和隐患进行针对性修理,经过定修的地铁列车需要通过静调和试车后才能上线载客。一次定修就相当于一次“大型手术”,“地铁医生”们通过对车辆进行分解剖析,保证了10号线的稳定运营

现在大多数轨道车辆的走行装置都采用转向架结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转向架的组装。

下午四点半,经过检修的车辆陆续从车辆段驶出,迎接即将到来的运营晚高峰。

在没有乘客的北京深夜隧道里,“地铁医生”仍在忙碌着。

文|彭叶青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9年 6月 12日
下一篇 2019年 6月 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