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区新塘乡山边村创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纪实

摘要:草平屯村民谭健明原本在广东打工,2012年回乡承包土地建起木板厂,如今有工人60多人,每年创收上百万元。乡里打算安排各村委干部到山边村参观、取经,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争创更多的文明村、文明户。

一栋栋整齐的楼房,绿树掩映的整洁村道穿插其间,几个村民围坐在村头聊天;不远处的木板加工厂,工人正在搬运一块块木板;山脚下,一个绿树婆娑的“生态公园”雏形初现……近日捧回第四届“全国文明村”荣誉的贵港市港南区新塘乡山边村,呈现一派生机勃勃、安居乐业的崭新气象。

1

村风之变:

“五星级文明户”130户

新塘乡山边村位于贵港江南城区北部,距离中心城区10公里,黄金水道郁江和南环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全村1150户、5960人。

“有一块五星级文明户的牌匾挂在门前,是最光荣的事。”村支书谭文炳说,山边村积极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家家户户都力争达到“勤劳致富、清洁卫生、爱国守法、计划生育、团结和睦”的五个星标准。

“开始村民对‘文明户’的评选并不在意,他们不知道这个要来有什么用”。谭文炳说,村委干部挨家挨户去做动员,给群众一一讲解。第一批评出20个家庭,门口挂上了十分显眼的红色“光荣户”牌匾,没有评选上的人家看到后,意识到这块牌匾带来的光彩,开始按照村委的五个星标准去做事做人。第二批评比时,文明户增加到40户。“同时,我们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群众参与评选,对那些家庭和睦、住房条件达不到要求的,补助资金给他们修房子、建庭院。”

“有了这块牌匾,脸上有光呢。”山肚屯的李思福看着自家门前的牌匾十分自豪。他是屯里的经济能人,家庭和睦、孝敬老人、乐于助人,群众口碑很好。经自荐和群众推选,去年,他拿到了这份珍贵的荣誉。

文明户的评定程序既严格又透明:先由群众推选,村委会讨论评定、核实、上 ,然后在村务公示栏里公示7天,无异议的,才能名正言顺将荣誉捧回家。目前,山边村已有“五星级文明户”130户。

2

经济之变:三级企业65个

精神文明搞上去了,物质文明也不落后。山边村的经济发展思路非常清晰,便是紧紧围绕“经济强村”目标,依托毗邻市区的区位优势,引导群众发展旅游、运输、种养殖、加工、服务等行业,充实村民的“钱袋子”。如今,全村拥有三级企业65个,个体商户367户。

“村民早就不种地了,通过土地流转把地承包给别人,自己在家门口的企业打工。”村委会主任谭现才说,山边村有木板厂100多家,一部分是外地老板过来投资,也有一部分是本地村民自主创业。此外,不少村民还建起了刨板厂、压板厂、食品加工厂、制衣厂等。

草平屯村民谭健明原本在广东打工,2012年回乡承包土地建起木板厂,如今有工人60多人,每年创收上百万元。“村里的经济发展得好,又有各项政策支持,自然想回到家乡发展。”他说。以前在外打工的人看到家乡也有企业了,都纷纷回来,靠出租土地、打工等,每月能有五六千元的收入,比单纯种田增收了不少。

3

民主议事:村民代表43人

山边村的村务公开栏里,时常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告示,吸引群众观看。据谭现才介绍,村里的收入、支出、招商等情况,每个季度都会在这里公布,低保发放、各种补助的发放情况也要一一张贴公示。“这些信息与群众息息相关,是群众最关心的,必须清楚明示出来。”他说。

山边村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严格坚持村务公开,凡是与群众有关的,尤其是资金使用方面,从不含糊。因此,群众对村委会十分信任。“特别是去年搞‘清洁乡村’时,各项费用做得更详细,保洁费怎么收、收多少、怎么用等,都清晰列出,让大家及时了解。群众看到交的钱都花在保洁上,自己也受益,都纷纷主动上交保洁费。”谭现才说。

山边村还形成了一套“书记、主任酝酿,村两委讨论,党员、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民主议事制度,村里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决策,都要向党员、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们通 。村民代表有43人,由各屯群众推选产生,他们是真正手握村里“决定权”的人。

去年,村里打算依托毗邻南山公园有利地理位置,发展生态旅游业,招商引资创建“生态乐园”旅游项目,村委会有了构想,便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经过激烈商讨,获得村民代表一致认可后,项目才上马。目前该项目已经吸引台湾、广东等地的客商前来洽谈,将建成集观光、娱乐、休闲农家乐为一体的“生态乐园”。

新塘乡党委书记李国和说:“只有依靠群众,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多年来,山边村群众和村委会团结一心,不断进步,取得荣誉。乡里打算安排各村委干部到山边村参观、取经,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争创更多的文明村、文明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5年 4月 1日
下一篇 2015年 5月 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