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室实时监控到脑机接口头环,科技的发展将给教育带来何种变革仍是热议话题。浙江小学生头上的“紧箍咒”可以检测脑电波,评判学生上课、写作业时是否集中注意力,同时还可以给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情况打分。
分数会实时传输到老师的电脑上,同样也会像考试成绩排名一样被发到家长群里。
最近,这款自称来自MIT和哈佛等知名研究机构的产品出现在了浙江金华的一所小学,孩子们带着头环上课的场景惊诧世人。
一些老师学生认为这件产品提升了学习的专注程度,但也有不少人质疑:被技术监控,小学生还有没有自由?
带头环的小学生
在早晨一堂课的开始,一群五年级的学生带上头环,开始像冥想一样适应头环的过程,“现在,想象你的眉心有一点柔和的光芒绽放……”
而在之后的课堂过程中,学生们是否集中注意力的数据,会被传送到老师的电脑中,老师也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在哪个阶段开始走神。
同时,头环的软件系统会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状况统计成分数,学校老师则会把这个分数像考试成绩排名一样发到家长群里。
有学生因此备受压力,会被家长敦促提高注意力分数:“如果一次考试全班都95分以上,就你考了85,会不会觉得你有一些落后?”
一些师生对这个头环表示非常满意,有老师说,学生带上头环后,“上课回答我的问题, 他们的声音会比平常更响亮”,可以有效提高成绩;也有学生表示自己带上头环后上课可以认真听讲,做的作业基本是全对的。
有学生说带上会痛,也有学生觉得带上之后感觉额头上有个印紧紧的压在头上。
实际上,头环并不是在现实中没有应用,但更多用在医疗领域。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神经科学部主任Theodore Zanto博士介绍,这种头环的基本原理是脑电图技术(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通常用在医生针对患者的诊断中。
△ Theodore Zanto博士
而且Zanto博士还强调,脑电图技术容易出现不精准的情况,可能会让人感觉痒或者烦躁,在脑电图没有被妥善设置的情况下,电极的通信状况不好,会影响信号传输。
但视频中的家长们都秉着不置可否的态度,也不关心这些采集到的数据,最终会被传输到何方。
于是《华尔街日 》这一 道,自然在微博等社交平台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批判,也有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视频中的应用并不属实。
然而很快,另一则国内的公开 道,就被网友翻了出来,而且诸多细节,与外媒所称一一对应。
爱心投资人回馈母校金华孝顺小学 哈佛黑科技进入课堂http://www.msweekly.com/show.html?id=105978
载于民生网,是正规的官方 社主管主办的《民生周刊》杂志社的官方网站。
这篇 道中,对这所小学,以及背后公司,都有进一步的解释。
来自哈佛的黑科技?
这所学校名为孝顺镇中心小学,在浙江算是重点名校。
建校可以追溯到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952年定为浙江省教育厅直属小学,也是浙江“省示范小学”、“省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校”等等。
至于方案提供商, 道中写道,头环都来自杭州嘉银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小仙。
她“为了回馈母校,帮助母校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决定“向孝顺镇中心小学捐赠50台全球领先的脑机接口技术产品——赋思头环(Focus1)”,并在中心小学建立赋思教育学堂。
这个赋思头环长这样:
道中还说,出席捐赠的并不是只有孔小仙一人。还有打造这个头环的BrainCo公司创始人兼CEO韩璧丞,孔小仙是这家公司的天使投资人。
并且在对外的宣传中,韩璧丞更是“哈佛”背景的精英创业者、BrainCo也是“哈佛”背景的创业公司。
根据公开资料,韩璧丞是哈佛博士,出生于1987年,本科就读于韩国科学技术院机械工程专业。接着毕业后进入美国西雅图医疗设备研究中心工作,之后进入哈佛大学脑科学中心攻读博士学位。
BrainCo正是他在哈佛大学读博期间成立的公司,并参加了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
但值得说明的是,该实验室虽然冠有哈佛之名,但并不能代表这有哈佛大学的背书。更多资料显示,这只是个哈佛大学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尽管如此,BrainCo依旧傍上了哈佛大学。对外宣传中,哈佛大学也被屡次拿出来当背书。
韩璧丞本人,因为哈佛履历和创业,也得了不少荣誉,比如2017年还入选了《MIT科技评论》35岁以下35名科技创新者等等。
此前在接受采访时,韩璧丞就曾放出过豪言,要在中国创建3000万个“钢铁侠”,并开发了脑机接口控制的义肢产品,后来又把目光放到了教育领域。
在2018年12月的头环捐赠仪式上,孝顺镇中心小学也聘请他为智慧课堂导师。
但哈佛光环的创业和产品,为这些小孩子打造的头环,实现原理究竟怎样?
只用三点连接大脑
BrainCo的产品,并不仅仅只是有一个头环,还有配套的APP,名叫Focus Now。
头环上学生的额头和两耳后各自有一个电极,可以接收大脑的电信号。
是的,你没有看错,他们只用了三个电极,就连接到了大脑。
头环正中处的LED灯,可以发出4种颜色,红色意味着学生正在专注状态,橙色则是集中注意力状态,蓝色证明是非常放松的状态,而白色则是断网了。
在这家公司的京东和天猫店铺中,这个头环的售价为3499元,如果需要购买几个可以替换的电极,还需要再加几百块钱。
而在商品介绍中,这个头环的背景则非常强大,不仅仅是“哈佛、麻省理工科学家历经八年研发沉淀”,甚至还拿了许多奖,包括今年CES的创新大奖。
从配套APP中可以看出,APP和头环之间用WiFi连接,功能和keep这类健身软件非常类似。
第一次登陆的时候需要进行“专注力及学习能力评估”,回答8个问题:
之后,系统会给出一个“专注力”分析 告,并给出“训练计划”,然后就进入了今日训练课程:
除了这些被加入训练计划的课程之外,还有“脑放松训练”、“神经反馈训练”、“专注力维度训练”三个类型的课程:
当然,训练是要佩戴那个3000多块的头环的。
学习利器,还是紧箍咒?
“紧箍咒”,是戴上头环的学生对它的评价。
不过,华尔街日 的 道中,在整个评价前面加上了一个定语“开玩笑地比喻”。
这真的是开玩笑吗?这套系统上头后,不仅老师能够得到相关的数据,家长也能得到数据。
有头戴头环的六年级学生说,如果父母看到低评分,他会感到压力。
“这虽然能够对学生起到督促的作用,但会让他们失去自由”正是不少网友持有的观点。
这还算比较温和的评论,更有人“嘲讽”说,直接给Netflix打电话吧,黑镜不用编剧了,直接来这拍纪录片得了。
可以说抵制质疑、嘲讽愤怒的言论四起,这背后也有人提出质疑:
为什么它们还会出现在课堂中?
或许跟新技术周期里的鱼龙混杂多有关系,而且教育是中国家庭的头等大事,家长焦虑已非一日。
诸多真真假假,甚至满怀争议的AI智慧课堂、AI辅助教育产品,不断被地方中小学校应用——不管学生喜不喜欢,家长接受度挺高,认为这是对孩子前途负责。
比如,贵州10多所中小学的学生穿上能精准、及时记录他们的出勤和活动的“智能校服”,只要身着这套校服,学生进出校门的准确时间就会自动发送给学校老师和家长。
再比如,浙江省重点杭州第十一中学(阿里云之父王坚母校),将名为“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的科技应用于课堂教学,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对学生课堂行为实时分析等等。
更多网校和课外辅导公司,也都提出双师课堂中AI如何发挥作用。
只是行业落地探索期,鱼龙混珠、泥沙俱下,哪些应用合理?哪些应用经过了怎样的程序论证,并不公开为人所知。
网友看到会批判,但学生家长的态度,不仅支持,甚至欢迎,因为“有效果”。
在《华尔街日 》的 道中,也援引了使用头环教学的老师和学生的说法,得到的评价是:
学习成绩的确提高了。但这种方式,真的能提高心智吗?真的能培养创新人才、诺贝尔奖得主和改变未来的科学家吗?
关于脑电波的黑科技,离我们生活还有多远。
1、脑电波讯号到底是什么
我们的思维,情绪,我们想要进行的肢体行为,大脑在做出这样那样的决策的时候,都会在脑电波中得到一定的反应。理论上,如果能理解脑电波的含义,并且与之交互,是可以实现思维识别和行为控制的,甚至可以通过脑电波实现信息的输入和深度交互。
当然,这个是比较理想的情况。
2、脑电波技术的瓶颈是什么
现实的问题有三点
第一,脑电波的信号是非常微弱的,接受处理的装置很容易因生活中的各种背景信号所干扰,所以有效识别其实有一定难度。
第二,脑电波的特征含义,目前人类可以破解的部分,其实还很少,大部分特征是无法识别的,比如你默念一首唐诗,靠脑电波识别来还原,至少目前还是感觉有点遥远。
第三,政治正确和伦理问题,这个后面再展开。
3、脑电波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现实也有理想的一面
第一,已经可以通过脑电波控制来做简单的意念识别。
在医疗领域这个价值还是非常巨大的,一是可以让残疾人控制义肢,实现自主生活,这对很多残疾人来说是非常大的福音;二是可以让渐冻症患者获得一些操作机器和交流思想的能力,比较典型的如霍金,但据说霍金的交流是通过识别眼球焦点进行的,但未来也许可以通过脑电波让相关病症患者多一些自主能力,少一些痛苦;三是可以让年长的人士可以指挥一些诸如电子保姆,智能机器人来协助自己生活,甚至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可以急救 警。
分享会上,我看到的实验视频很有意思,被绑住四肢的猴子,通过脑电波可以控制机器手给自己喂香蕉。此外,还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一个意外失去双臂的姑娘,用脑波控制义肢,学会了弹钢琴。在国内,我以前看到过一些宣传,用脑波控制无人机的起降也已经有商业化产品。
第二,在思维训练和教育领域已经有一些试探和成果。
F1车队的老板也曾表示他们车队的年轻签约赛车手,利用了这种脑波装置做注意力训练,卓有成效,成绩稳步提高。
当然,年轻赛车手成绩提高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但是这种技术的可行性还相当大的。
第三,未来有可能用于信息的接收和知识的传递。
据说现在已经有这样的试验,但这个也是伦理和政治正确的风险很大。
你既可以用于知识传递,也可以用于强制洗脑。
4、目前技术趋势是怎样的
获得脑电波的方式,有几种。
脑机接口,这种理论上获取效率最高,识别率最好,而且可以长期持续使用,但缺点是,你需要插个接口,很多人还是会本能拒绝,而且,万一接口出了点什么意外问题,很多可能性不敢想象。
电极贴片,一种典型的方式是在脑外部贴上密密麻麻的电极,在医学领域和一些科学实验场景,这种方式也很常见,比脑机接口的成本低很多,而且安全性也高很多,不需要植入。信号的识别率也比较有保障,但缺点是,毕竟这种方式操作成本较高,需要专业人士协助,不能随时进行,日常生活场景中很难普及。
头环/头盔,优点就是可以简单佩戴,持续使用,可以方便的产品化。缺点是,采集信号容易被背景噪音信号干扰,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明显不如前两者。
我们知道特斯拉的老板已经重金投入这方面的研究,此外,Facebook和Google也都开始投入资金收购相关企业和技术开始进入这个领域。当然还包括曾经的中国首富陈天桥,也把主要的精力和资金支持投入到脑科学研究。
商业规模化资金的介入,对这种技术的发展推动还是很有积极影响的。
5、其他杂想
男性多数考虑的是如何能控制和操作更多的机器和设备,更好的实现掌控能力的提升。
而很多女性,希望能用这种技术来了解自己的老公在想什么。
怎么样,看到这里你颤抖了吗?
如果未来脑电波的意识识别达到了惊人的准确性,而设备又能做到惊人的简单可靠,而且无需接触的话,我们似乎要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的隐私可能无处躲藏。
现在我们知道摄像头无处不在,人的行为已经时时处于监控之下,不过还好,我们都是文明人,不怕被监控。但如果有一天,关于情绪和思维的监控装置无处不在的时候,我们真的一直都是坦坦荡荡,心怀光明么?
也许到时候会有一种课程,叫做大脑封闭术,学会之后可以极好的遮掩自己的情绪和思想,让监测装置无从探寻。哈利波特里的魔法,也许会成为现实。
世界越来越美好,但你想得到好的东西,总要付出一些代价。
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人类享受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但也在付出越来越多的代价。
求求你们别炒币了
量子计算一旦成熟,比特币就会清零,不是挖矿的问题,所有比特币地址和持币量都是公开的,地址反解密钥,一切账户可被控制,价值自然归零。
那量子计算成熟需要几年?这个真不知道,五到十年,或者五十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