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螺丝何时取代进口螺丝

号称“永不松动”的日本哈德洛克螺母震动了中国紧固件行业,这是中国高铁百分之百国产化的最后一块硬骨头,果然,很快我国工程师发明了一款防松动螺栓螺母,这是一种使用双螺母反向螺纹紧固设备,“永不松动”的效果优于日本哈德洛克螺母,但中国仍每年大量进口这种螺母。

中国特种紧固件几乎依靠进口维持,国产出口大量的中低端价格仅是进口的1/10左右,难道国产特种紧固件质量就如此堪忧吗?

汽车行业、高铁地铁轻轨、国产大飞机C919、轮船军舰等等这些特殊行业用到的高端螺栓大部分都是进口的,国产即使仿造出来,但很难做到丝毫不差,就算尺寸的误差率一样,但“内在”的工艺还是有区别的,这就会增加、放大机器设备的故障率。

所有的高端设备在设计之初就是按照“以后使用该种零部件”来设计的,比如C919在设计之初,最开始的图纸设计、气动外形、计算实验再到最后的制造以及包括系统集成。就是按照大到发动机是通用的,制动系统是霍尼韦尔,起降落系统是德国的LA,等等,小到一个螺丝是某某公司的某某型号都给安排好,这是制定了专门的坑等着指定的萝卜,即使国产造出号称不逊色于进口的紧固件,但,敢用吗?

可喜的是我国现在新建的高速铁路使用的紧固件已经完全国产化了,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广泛使用坚定了国产特种紧固件的质量考验,但之前的固件更换那是需要更长时间给予接受。

高端应用的螺栓技术要求是:耐腐蚀、强度、拧紧扭矩一致性。

从具体制造的工艺上看,钢线的要求,中国企业完全可以提供优质的原材料,拉拔模具和工艺非常稳定。

接下来就是冷镦成型工序,这道工序需要用到冷镦机,高端的冷镦机基本被荷兰内德史罗夫、美国国民机器以及德国和日本的企业垄断,国产和台湾的冷镦机垄断国际中低市场。

第三个工序是搓螺纹,对机器的稳定性和搓丝板的要求非常高,高端市场也是基本被美日欧垄断,剩下的鱼龙混杂。

第四个热处理,这对紧固件的机械性能关系重大,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同样中国仍然没有掌握高端市场。

最后一个就是表面处理了,中国的电镀行业还是比较发达的,基本能够满足工序的要求。

五道工序,最重要的三道工序设备都是国外的,虽然近来允许进口这类设备,我们也有能力生产出不差于国外高端的紧固件,甚至外资在国内设厂,但很多场合,我们都是宁愿用进口而不用国产的,有心态的原因也有行业的问题。

国产设备是短板,这是需要精密机床才能造出来,而国产机床与国外的差距确实比较大,但,我们不是在进步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1年 12月 2日
下一篇 2021年 12月 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