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制造业还处在全球中低档,低端商品过剩、中高端产品不足,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还较弱,产业布局仍需要优化提升,及其工业效率仍有待提高。我国现今处在工业化的后期,而非后工业化。
针对中国制造,我们经常提到的竞争优势是,中国工业有着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项,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我国。在500种关键工业品中,有40%以上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而事实上,这666个小项依旧是一个颗粒度十分粗糙的分法。比如金属紧固件是666个小项之一,假如再进一步细分还可以分出螺栓、螺帽、铆钉等类型,再根据应用场所(耐热、耐腐蚀水平)、应用材料、应用行业等细分,又可以分出几十甚至上百个种类,假如停留在666个小类的层级,无疑中国在这个小类的总量上占据优势。但再往下细分的几十甚至上百个小小类中,大部分类型上中国企业并不占优势,甚至许多类型上还是空缺。最健全的工业体系只是一个鸟瞰,是全景,如果把工业体系内部观察的倍率持续放大,就会发现其中有块状大块的空缺。依照西蒙的分法,制造业行业内部能够分出3700个小项,其中德国有着接近三分之一的“隐形冠军”,而美国有着366家“隐形冠军”,日本有着220家“隐形冠军”,剩下的大多被瑞典、瑞士、英国、奥地利、荷兰、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所刮分,而中国企业达到全球“隐形冠军”级别的企业数量仅有60多家。
黑马企服科创云通过建设“平台打造、人才涵养、科技驱动、资本助力”为企业创新赋能,已经构建起“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通过开放共享创新要素资源,以“资源全域化、产品标准化、服务体系化”核心优势,促进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好地融入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进而助力中小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