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在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会腌制腊制品。腊味的种类繁多,腊肠、腊肉、腊鸭、腊鱼、风鸡、风肝等等,仿佛少了这些腊味就少了年的气氛。

冬至过后,母亲就着手腌制腊味,只要赶上好天气,腌制好的腊品便晾晒在自家的房前屋后,一串串香肠、一条条咸鱼还有一刀刀咸肉均整齐地挂在杆上,它们在冬日中午的暖阳下,悠闲自得地晒着太阳,形成一道温馨无比的风景线。不仅好看,其红彤彤油汪汪的样子,更令人馋涎欲滴。

“腊肉香不香,主要看腌缸。”腌制品最忌一个“生”字,肉不能用生水洗,腌制的盐要下锅炒熟,腌缸和压板也要用开水烫过、清洗过。炒盐也是有技巧的,微火加热,等食盐炒成玉黄色,就可以起锅了。稍作冷却,将其和花椒、桂皮末、八角粉等混合在一块拌匀。之后,用上好的料酒将待腌的鱼肉过一遍,再用食盐等调料均匀地抹一遍。然后,整齐地把鱼肉码放在腌缸里,盖上盖板,再用石头压实。这样腌一个多星期,让盐、香料与鱼肉充分融合、相互浸透后,才可以从腌缸中取出晾晒。这天,老妈起个大早,把腌制品从腌缸里起出。起缸也叫起卤,只有赶上天气晴好,才能起卤,不然,腌制的鱼肉就容易坏掉,白白糟蹋了东西。因此,天气的好坏决定腊货质量的优劣。用麻绳将起出的咸鱼腊肉一一穿好,然后拿到自家的院子里晾晒。这时,院子里面晒满了香肠、腊肉、咸鱼,压得竹竿“弯下了腰”。自此,母亲便时刻守护在门前,不让猫狗偷吃;还不时根据日头的方向,调整腊物的位置,以让其享受充足的阳光。

另外,还可以做烟熏腊味。烟熏腊味讲究用柏树枝或油茶籽壳作燃料,把腊肉悬在炊房土灶的上方,接受烟熏火燎。渐渐地,腊肉色如黑炭。别看它“灰头土脸”的样子,却是腊肉中的极品。吃时洗净切开,色泽鲜艳。如果把烟熏腊肉切成丝,打底做干锅茶树菇,那简直是美味绝伦。因为茶树菇一般较干,非得经过老腊肉的油一浸一煎,才能激发出其罕见的鲜香来。

每年过年,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肴,便是母亲腌制的各种腊味。这时,厨房里仿佛成了母亲表演的大舞台,烟熏豆干炒腊肉、火腿烩冬笋、板鸭炖萝卜、咸鱼烧油豆腐……母亲每天变着花样烹制腊味,陶罐里传出“嘟嘟”的炖肉响声,蒸笼里的蒸汽不时缭绕,母亲手拿锅铲舞动翻飞,阵阵腊味便不时地飘到我们的鼻翼间,不说吃了,闻着就已经垂涎三尺了。等菜烧制完毕,母亲又把自家酿制的甜米酒温好端上桌,一家人围桌而坐,热气腾腾中,大家吃着、喝着、说着、笑着,饭桌上洋溢着醉人的幸福和温馨。

春节过后,母亲还要把香肠火腿、腊鱼、腊肉包裹好,鼓鼓囊囊地塞进我的行囊。远在异乡的日子里,有了腊味相伴,过年的味道变得绵长了,也愈加让人回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9年 1月 19日
下一篇 2019年 1月 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