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镇的一个小村庄,将无人机缓缓升起,随着飞行高度的不断提升,一架“战斗机”闯进无人机的视野。在高空中俯瞰,“战斗机”被院内的绿树围绕,俨然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而这架飞机出自于一名63岁的退休老人。他历时14个月,花费15万元,制造出一架9.6米长的“战斗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6旬老人和他的“战斗机”。(图片来自 IC photo)
63岁的姜树伟,退休前,曾从事园林绿化工作。与园林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他,练就了一副动手能力超强的“本领”。提及制作飞机,还要从他的一次外出旅行说起。“退休后,我坐飞机到外地旅游,看到飞机后,就深深地被它着了迷。”姜树伟笑着说,当时还想,如果自己能制作出一架多好啊。(图片来自 IC photo)
旅游回来后,制作飞机的念头一直印在姜树伟的脑海里。于是,他就开始在网上搜索制做飞机的一些工序和材料,最初,他只是做个小的模型,他翻阅关于飞机的杂志,在电脑上、手机搜索飞机图形,凭借着平时的工作经验,很快一架小飞机模型就制作成功了。(图片来自 IC photo)
之后,姜树伟越发地感觉到模型毕竟太小,无法让人们近距离观看到等比例大小的飞机。于是,他又萌生了一个令周围人都难以置信的想法:按照模型比例扩大同样的倍数,制造一架大飞机。姜树伟对这件事充满了信心。(图片来自 IC photo)
说干就干!想法有了,姜树伟很快就迈出了制造“大飞机”的第一步。尽管动手能力很强,但面对这一巨大工程,姜树伟还是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首先是制造场地的问题。“生活在城市里,小区没有场地放这么大的飞机,另外每天干活也会打扰到居民。”姜树伟说道。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姜树伟在沈北新区虎石台镇的一个小村庄里,找到了一处宽敞的院子。(图片来自 IC photo)
场地问题解决后,关于飞机的结构、比例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为了攻克这些难题,痴迷的姜树伟干脆将家安在了这处农村大院里,制作起来能达到废寝忘食的状态。为了制作出这架“大飞机”,姜树伟还特意去沈飞博览馆参观飞机展,初步了解飞机造型,及各个部件比例,没有图纸,他就自己网上查资料,再加上飞机模型的基础进行多次试验。他去曾经做过飞机的辽宁开原小伙那探讨经验,参观内部结构。(图片来自 IC photo)
据姜树伟介绍,这架“大飞机”是仿照的“歼-15”制作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18年5月开始制作,姜树伟历时14个月,终于将这架9.6米长的飞机模型制作完成了。这架歼-15飞机模型一共用了48张镀锌板,整个飞机达3吨多镀锌板,用了100多盒铆钉,总花费约15万元。(图片来自 IC photo)
接下来,姜树伟希望这架自己亲手打造的“飞机”,能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育场所展出。(图片来自 IC photo)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