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豹也成了“光污染”的一把好手
“光污染”这个词在普通人看起来像是个贬义词,实际上在很多外设和Diy玩家的词典中,它非但不含贬义成分而且有很特殊的含义,它想表达的是对于产品发光的极致追求,“安装所有能发光硬件,效果越炫酷越好”。在这种市场追求的驱使下,无论是外设还是电脑硬件,都走上了“新光大道”。
作为德国的老牌外设品牌,冰豹今年也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外设产品——Vulca(中文名:瓦肯)系列机械键盘。该系列共推出了3款产品,型号分别是80、100 AIMO、120 AIMO,也就是说,想要体验冰豹独家的AIMO光效,必须要100或者120才可以。而钛媒体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Vulcan120 AIMO机械键盘的评测。
AIMO智能光效,点亮你的办公桌
AIMO是一大光效黑科技
说起AIMO,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在我看来,作为发光黑科技,AIMO的最大特点是具备“收集玩法”,买的冰豹外设越多、灯效越好看。Vulcan 120 AIMO机械键盘和Kone AIMO鼠标以及Khan AIMO游戏耳机,可以组成一个AIMO套装,用RGB灯照亮你的办公桌。
通过AIMO实现不同设备联动
其实,AIMO准确地说并不是一个技术名字,冰豹称之为智能灯效联动引擎,说白了,就是无论你连接了几种冰豹外设,只要它支持AIMO,那么它就可以和其他设备联动发出光效,从动图中可以看到,鼠标、键盘、耳机的色彩是连续的,比如紫色从左侧逐步进入,那么它会先从鼠标上流动,再进入耳机键盘。
敲击时的变色
这种联动形式的光效不仅可以保留1680万色LED灯的多层次效果,同时也让每个设备的灯效看起来不会完全相同。实际观感除了炫酷之外,还有一点惊喜,因为在选择AIMO光效后,在你敲击键盘的时候它也会有一些特殊的效果。
持续单击的涟漪效果
比如打字的是时候会有不同颜色的效果出现,并且会保留一段时间,而连续点击某一个按键则会让它的颜色像一个涟漪一样蔓延开来。有时候AIMO在键盘上的展示,还会让我不由自主地“玩”了起来,我也由衷发出感叹:敲字敲累了,看会灯吧。
金属顶板、可拆掌托,兼顾耐用和舒适
金属顶板配上拉丝处理,再也不是塑料冰豹了
除了灯效以外,在外观方面,也很容易发现它与之前冰豹键盘产品的区别,放弃了传统的灰黑色塑料设计改用金属顶板,顶板为铝材质,采用了阳极氧化工艺,可以更加耐用。而且我也很喜欢顶板这里的拉丝处理,显得产品更为简约,同时也给人一种做工扎实的感觉。在观感上加分不少。
Vulcan 120自带磁吸式掌托
产品的配件也非常简单,Vulcan 120配有一个可拆卸金属磁吸式掌托。掌托和键盘的吸力适中,很容易取下来,磁吸式相比卡扣式设计的主要优势就是更加耐用。掌托的面积算是比较宽大的,长度约7cm,可以很好地支撑我手掌的手腕部分。
冰豹以前键盘右上角的旋钮得到了保留
在Vulcan 120键盘的右上角,同样有冰豹家族式的旋钮设计,不过功能按键的集成方式改变了很多,有些已经被移至F1~F12,通过FN组合按键实现。而常见的键盘指示灯则被移至了小键盘下方,并不影响日常使用。旋钮旁共有三颗按键,分别是静音、灯光调节和音量调节,通过按下不同按键来切换旋钮对应的功能,十分方便。
Vulcan 120背面有大面积橡胶脚垫
键盘背面,冰豹采用了大面积的橡胶脚垫以实现防滑功能,在我的实际使用中,不开启脚撑的情况下,很难在桌面上推动键盘,即使在激烈的游戏过程中也没有出现键盘滑动的情况。另外,Vulcan 120键帽的整体角度是比较平的,没有特别明显的上下层次感,这也让它的稳定性好了不少。
USB线材为尼龙编织一体设计
接口方面,它依旧配备的是普通的USB接口,具备隐藏式的USB屏蔽环,线材采用的是尼龙编织线材,这点和自家的鼠标、耳机完全相同。线材整体比较硬,尼龙材质也很耐磨,同样,为了兼顾使用寿命,采用了一体式连接设计而非分体式连接,键盘上也没有扩展USB口。
全新泰坦轴,手感有点不同
泰坦轴有近似茶轴的手感,适合多场景使用
在机械键盘的手感核心——轴体上,冰豹这次没有采用Cherry的RGB轴体,而是采用了独家的泰坦轴,它拥有1.8mm的触感和静音驱动点及3.6mm的键程,从结构和手感来看,非常接近于Cherry茶轴的感觉,按压时都有轻微的段落感和较轻的触发压力克数,轴体发出的声音也都比较小。
泰坦轴配备了更轻巧的键帽
在键帽上, Vulcan则搭配了比标准键帽轻50%超轻键帽,它只保留了传统键帽与手接触的那一部分,初上手的手感和传统的键帽并没有太大分别,不过这种短键帽的摇晃程度比Cherry轴的标准键帽要稍微小一点,同时透光部分大了很多,因此会感觉Vulcan 120的亮度格外高。
现在很多家外设厂商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轴体,比如罗技的G轴,对于这些独家轴体的评价,大家褒贬不一,这里我们录制了一段轴体的声音对比,由于泰坦轴的声音和茶轴很像,因此我们没有以茶轴作为对比,我们选择了Cherry的红轴、罗技的G轴和泰坦轴进行对比,至于喜好和接受程度,我个人觉得办公环境下红轴和泰坦轴我都可以接受。
泰坦轴使用感觉和茶轴非常类似
另外,由于Vulcan上空格按键的设计原因(类卫星轴设计,非平衡杆),所以听起来声音可能大一些。其他按键的声音还是很容易接受的。非游戏场景的话,声音肯定不是大问题,这个灯效才是大问题,老板看到你桌子上炫酷的流水跑马灯估计你离加班就不远了。
保留了十字形结构,便于更换其他键帽
从手感上来说,茶轴本来就是轴体中的“万能轴”,泰坦轴比茶轴的手感还要更清脆一点,行程要短一点,压力克数差距上感觉并不明显,回弹速度很快,而且它也是十字形结构,这样以后想要更换键帽的话也更容易一些,发光均匀程度和RGB轴差不多,如果你感觉漏光多,那也可以考虑换套键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