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之军,钢中之钢,我们是祖国的热血儿郎;尖刀拔出鞘,炮弹压上膛,只等着冲锋号角吹响。涌浪中,我们特别能吃苦;岸滩上,我们特别能打仗。背水攻坚,势不可挡,海军陆战队的战旗唯有向前方!”这是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歌。
中国海军百科全书对海军陆战队是这样定义的:以遂行两栖作战为主要任务的海军兵种。用海军陆战队员的话讲,他们是两栖作战中的一把尖刀,当先锋、打头阵,在敌严密防守的滩头阵地上,撕开口子、杀出血路。
走向大海
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成立,最早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后因作战任务变化而撤销。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防建设的需要,1980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重新组建海军陆战队。
海军陆战队第一支部队是由陆军、海军抽调的骨干组成,其主要兵力来自陆军部队。军装一夜之间由草绿换成了海蓝,摆在这些新生海军陆战队员面前的是一道现实课题:怎样征服大海。
部队成立后的第一次出海训练,陆战队员频出“洋相”:大部分战士是“旱鸭子”,不敢下海,几乎所有人都晕船,舰艇上到处都是哇哇直吐、脸色惨白的陆战队员……出丑后的陆战队员开始明白:陆军要“下海”,首先得完成军种观念、训练模式、武器装备的转变。于是,学海军、懂海军、树立海军观念,成了部队官兵的第一课。部队领导组织官兵登舰艇参观、请专家讲课、啃书本攻关,小到水兵帽飘带的作用,大到水陆坦克如何浮渡装卸,事事都要弄个明白。
部队组建之初,人才缺乏、武器装备缺乏、训练器材教材也缺乏,没有先例可遵循,没有经验可借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刚组建的反坦克防空导弹连,没有训练器材,官兵们就用木棍、黄泥做成导弹模型,用铁皮敲成导弹地面设备。他们对着模型练习,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因此被人冠以“棍子连”的雅号。然而就是这样的部队,在某型导弹列装部队后的首次实弹射击中,打出了两发两中的好成绩,创造了全军首次两发齐射该型导弹命中目标的先例。
为了尽快适应登陆作战,从组建当年开始,部队每年拉到海边,上至首长下至列兵,全体官兵住帐篷,组织为期3个月的海上课目训练。从未见过大海的内地战士被强行拖入苦涩的海水中,在战战兢兢中学会徒手5000米游泳和武装泅渡。为了练就过硬体能,官兵扛着上千斤重的冲锋舟在沙滩上反复冲击,在松软沙地上开展武装越野;为适应恶劣海况,部队常常选择在台风刚过后的大风大浪中进行登陆训练。陆战队员搭乘冲锋舟进入浪涌区,在风浪中冲锋舟的最大摇摆角度近40度,陆战队员时而被抛进浪谷,时而被推上浪尖……
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一个个新战法、新训法在摸索中诞生,“旱鸭子”就这样一步步走向大海。
走向过硬
中央军委首长曾为海军陆战队题词:“海军陆战队一般的时候不用,打小仗不用,要用就用在刀刃上。”
作为军中之军、钢中之钢,海军陆战队以过硬的本领和作风,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无论是实战演练还是抗洪救灾,无论是国庆阅兵还是远洋护航,哪里有“硬仗”,哪里就有海军陆战队的身影。
进入21世纪以来,立足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着眼两栖作战需求,海军陆战队逐步列装了一批超越型、垂直型等适应未来登陆作战需求的武器装备。武器装备两栖化、信息化、自动化、通用化水平不断提高,作战主体力量由原来的以陆战步兵为主转变为以两栖装甲兵和陆战步兵并重发展。部队应急机动作战能力、立体投送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装备综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遂行信息化条件下登陆作战能力不断跃升。
经过严格训练的海军陆战队员,不仅会操作各类步兵自动武器、两栖装甲装备、多种口径的自行火炮、反坦克导弹等装备,还成为多种特战武器的操作能手。
目前,海军陆战队已经发展成为集陆战步兵、两栖装甲兵、炮兵防空兵、通信兵、侦察兵、工程兵、防化兵、直升机分队、气垫艇分队等兵力和专业分队为一体的两栖作战部队,基本实现了装备自行化、投送立体化,部队兵种齐全、轻型精干、灵活机动,具有较强的两栖作战能力、特种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近年来,海军陆战队先后跨区赴高原丛林、沙漠戈壁、塞北寒区、濒海岛屿等地开展实战化演训,完成南沙守礁、长江抗洪、国庆大阅兵、中外联合军演、抗震救灾、国际军事比赛、亚丁湾远海护航等重大任务,在保卫祖国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走向远方
2005年8月,举世瞩目的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两栖登陆作战演练在胶东半岛拉开战幕。这是海军陆战队首次参加与外军同行的联合登陆作战演习。然而,部队即将泛水出击时,大雨突降,海上的风力6~7级,浪高2.5~3米,超出了登陆装备性能的要求。此时,观礼台上,两军高级将领都为参演的中俄海军陆战队员捏一把汗。
“泛水!”登陆舰前后舱大门打开,风雨交加中,中国海军陆战队官兵沉着冷静,凭借着过硬的本领,驾驶着两栖装甲车驶入滚滚波涛之中,多路纵队冲向岸滩,撕开一道道防线……
“你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陆战队之一。”俄罗斯国防部官员对中国官兵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组建以来,海军陆战队参加近百项重大军事演习任务,部队战斗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为适应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锤炼敢打硬仗、战无不胜的过硬本领,海军陆战队员们瞄准练就全天候、全地域、全方位、全时间实战化本领,闯北国、下南疆,进深山、钻丛林,训练足迹跨越我国10余省份4大海区。
北国严冬,他们在近零下30摄氏度的荒原战风斗雪,遇强更强,保持着一往无前的进攻势头;南粤盛夏,他们在40摄氏度以上的海滩上挥汗如雨,与骄阳烈日争高低,在狂风恶浪中,组织徒手万米长游和千米武装泅渡,组织“一个过程”登陆作战演练;深山老林,他们在布满荆棘和毒蛇出没的大山攀崖越壑、在泥石横飞的险境实施爆破……
40年披荆斩棘,40年风雷激荡。从陆地到海洋,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从中国近海到远渡重洋,从区域作战到世界舞台,年轻的海军陆战队正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为保卫祖国的和平建设锻造敢打必胜的利刃尖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