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热力学能、焓、熵
物质微观分子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叫热力学能,它包括分子运动(平动、转动、振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由于相互作用力的存在而具有的位势能。由分子运动的理论可知,分子运动的动能是物质温度的函数,分子运动的位势能是物质质量体积的函数,故气体的热力学能
I=f(T,υ)
单位质量气体的热力学能i称为质量热力学能
i=f(T,υ)
热力学能是状态参数。热力学能的单位是焦耳(J),质量热力学能的单位是J/kg。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质量热力学能也可写成
i=f(T,p)
对完全气体,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故气体的热力学能只有分子运动的动能。这种情况下,质量热力学能只与温度有关,即
i=f(T)
在热工计算中,热力学能经常与推动功pV同时出现,它们合在一起称为熔H,即
h=i+pV
单位质量气体的烙五称为质量焓,有焓是气体在流动时所具有的微观运动的能量。当1kg气体通过边界流入系统时,不仅将气体的质量热力学能i带进系统,同时还把从后面获得的推动功(也有称为压力能)pm也带进系统。当气体流动滞止时,焓就是气体的总能量。
焓是状态参数。焓的单位是焦耳(J),质量焓的单位是J/kg。
功和热量都是系统内的气体与外界之间传递的能量。功是系统内的气体和外界发生机械作用时传递的能量。对于无摩擦的微元准平衡过程,系统内的气体的膨胀功是8W三p·dV。压力p是工作介质对外作功的推动力,而容积变化则是衡量系统内气体对外作功与否的标志。只有容积发生了变化,系统内的气体才会对外作出膨胀功。
用类比的方法,热量是工作介质和外界发生热交换时传递的能量。系统内气体的温度T对热交换起着“推动力”的作用,那么,也必然有一个气体的状态参数的变化,标志着热交换是否进行。这个状态参数就是熵S。与膨胀功的关系式相类似,写成80=Tds。对微元准平衡过程,有
单位质量气体的熵称为质量熵,有
熵的单位是J/K,质量熵的单位是J/(K·kg)
6.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当某一热力过程完成后,如果令过程逆行,系统和外界都能够回复到它们各自的原始状态,则此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如果没有这种可能,则叫不可逆过程。图2-4a所示,与外界绝热的气缸内气体的压力为p,且处于平衡状态。当突然拿去活塞上的重块时,系统失去力平衡,气体|会突然膨胀,推动活塞对外作功,直到|门系统内压力降至p’为止(见下图)。
不可逆过程例
这样,外界得到的功是p’△V,而系统在膨胀过程中,因压力是由p逐渐降至p’的,其差值消耗在膨胀过程中,活塞与缸筒之间的摩擦损失,以及气体内部的扰动形成的内摩擦损失等。这些损失又以热的形式加回到系统中,使系统的温度比可逆过程的温度高。假如将重块重新放到活塞上(如上图c),系统不可能回到原来图a的状态,因为压缩过程中,仍存在摩擦损失,而膨胀时以热的形式加于系统的那部分能量,不可能转化为功的形式再用来压缩该系统。如果系统的压力和原来的压力一样,则温度T”一定比原来的温度T高,且容积也比原来的大。可以说,实际的热力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只不过是不可逆程度有所不同。
不可逆过程中,总的质量熵的变化应等于外界加给系统的热量8q引起的质量熵的变化,以及摩擦损失转化成的热量8q1引起的质量熵的变化之和,即
此式可以说明如下几点:
1)可逆的(δq1=0)绝热(δq=0)系统,其热力过程是等熵过程,即ds=0,s=常
数。
2)可逆过程,熵的增减表明了系统与外界的热交换的方向(加热或放热)。
3)不可逆(存在摩擦损失等,δq1>0)的绝热系统,其热力过程是增熵过程,即
ds>0。
4)不可逆过程中,嫡的变化ds不等于δq/T,ds与过程δq/T值之差是对过程的不可逆程
度的量度。
可逆过程必然是准平衡过程,但准平衡过程只是可逆过程的条件之一,两者是有区别
的。可逆过程要求系统与外界随时保持力平衡和热平衡,而且在过程进行中,没有不可逆损
失(如摩擦)。准平衡过程仅限于系统内部的力的平衡和热的平衡,不涉及系统和外界的能
量交换。譬如,系统与外界稍有力和热的不平衡,只要系统内部及时恢复状态参数均匀便
可。活塞与缸壁之间虽有摩擦,但对系统内部状态参数达到均匀并无妨碍。可见,准平衡过
程是针对系统内部的状态变化而言的,而可逆过程是针对过程中系统所引起的外部效果而言
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