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随着天府机场1号2号航站楼至机场北区间最后一段轨排铺设到位,18号线一二期工程全线实现“轨通”。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一二期工程
起于火车南站,经高新区、天府新区后,穿越龙泉山至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一条集市域快线与机场专线为一体的复合功能线。
是服务于中心城区与天府国际机场之间的主动脉,对整体优化“东进”配套交通线网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在“东进”战略中举足轻重。
是国内首条设计时速14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也是国内在建的最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18号线全长68.9公里,设车辆段1座、车站13座(含机场代建的两座车站:天府机场1号2号航站楼站和机场北站),全线铺轨170.1公里、铺道岔116组。(以上为工程站名图,供参考)
精度要求高
隧道断面大
区间距离长
来看18号线建设如何战胜新挑战
↓↓↓
引入高铁技术、保证内实外美
为满足高速行车要求,18号线轨道工程设计引入了高铁使用的双块式轨枕和采用CPIII控制网技术,同时对施工机具、工艺进行了改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设计文件、规范要求,坚持“三检制度”,保证了工程内实外美。
长大桥隧铺轨难题,是这样攻克的!
龙泉山隧道长约9.7公里,但因条件受限,钢轨只能运到进口附近,而进口段洞通又最晚,若洞通后才从洞口开始铺轨,需要7个月才能铺完,并且混凝土在洞内运输距离超过10公里,影响道床施工质量。
为缩短铺轨工期、保证施工质量,多次论证后采用了“换铺法”铺轨:利用进出口及中间斜井运输短小材料,采用12.5米工具轨施工道床,隧道完工一段施工一段,道床施工完后再从进口基地铺设钢轨。按此方案最后一段隧道移交后1个半月就完成了全隧道道床施工,换铺正式钢轨也只用了1个月时间。
18号线大事记
√2016年12月30日,首台盾构机下井。
√2017年2月28日,首台盾构机始发。
√2018年6月11日,首台盾构机出洞。
√2019年1月29日,全线高架桥通。
√2019年3月30日,龙泉山高瓦斯隧道贯通。
√2019年6月2日,全线洞通。
√2020年1月20日,全线轨通。
对于一条地铁线路来说,有“三通”:洞通、轨通、电通。
洞通:就是地铁隧道施工完工;轨通:就是地铁轨道铺设完毕;电通:就是地铁环网完成通电,以保证机车和区间设备具备调试用电条件。
完成“三通”之后,
地铁新线就会随即启动综合联调,
一条新线在开通前,
还要经过一系列严苛的“测试”。
所以轨通之后,
就是电通!
18号线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18号线全线通车后,不仅能满足远离中心城区的天府国际机场客流出行需要,为机场客流高效、准点出行提供有力保证;
也能满足天府大道廊道通勤客流需求,缓解城市南北发展轴交通拥挤情况,增强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联系。
18号线就要来了一起期待!
成都发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