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牡绥新线上他们在干什么?

北方的冬夜,寒风刺骨,当人们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时,有这样一群钢铁战士还奋战在千里铁道线上。

牡绥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开通日期日益临近,线路旁还散落着大量施工遗留轨料,存在行车安全隐患,而且一旦供电后,起重轨道车在线上无法展开吊臂,回收作业将更为艰难。牡丹江工务段紧急部署,安排综合机修车间轨道车工区采取休人不休机的工作方式,夜以继日,全力回收牡绥铁路上轨料。

夜幕降临,01029号、01031号重型轨道车牵引着收轨平车从牡丹江站驶出,奔向爱河站,拉开了夜间收轨战役的序幕。

配合吊装的是综合维修车间和八达车间,他们用翻轨器和撬棍,把钢轨移到吊车作业范围。

轨道车司机操纵重型轨道车发电启动收轨平车,司索工将掐钩牢牢的挂在钢轨轨头下颚,轨道车副司机操纵卷扬机进行吊装作业,在昏黄的吊轨车灯光下,钢轨被稳稳地吊上收轨平车,司索工将一根根钢轨摆放整齐。

夜间收轨光线暗,司机手握操纵盘,全神贯注进行吊装作业,确认司索工卡好卡子退到安全距离后,再进行吊装作业。

气温已低至-20℃,钢轨散发着寒气,职工们顶着寒风,紧张而忙碌的进行作业。

回收的轨料多为拆卸下来的旧线道岔,有尖轨、基本轨、辙岔及其它一些零配件,轨料杂、样数多、长短不一,加大了作业难度。

装卸完一车,在等待调度命令的短暂时间里,几名职工睡着了,连日的征战让这些汉子们分外疲乏。

一声令下,他们搓搓脸,揉揉眼,抖擞精神,迎着车外飒飒寒风,又投入作业中,每次夜间作业都要战斗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

连日来,收轨平车与9台起重轨道车协同作战,牡工人在牡绥铁路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夜。截至目前,已回收钢轨540根、轨枕734根。

12月2日,伴随着恢弘嘹亮的汽笛长鸣,牡绥扩能改造工程牡丹江至穆棱段正式进入动态检测阶段。这条设计时速200公里的双线电气化标准高速铁路,距12月31日正式开通运营又迈出实质性一步。这标志着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战略、“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也标志着这条铁路的管理单位牡丹江工务段迈向高铁时代。

图文:牡丹江工务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5年 12月 2日
下一篇 2015年 12月 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