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厂房改造创意设计与文旅业态融入
旧工业厂区通过巧妙设计和文旅开发,将他们打造成城市新地标、消费综合体,不但是国家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也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空间。
小编今天汇总了国内外比较成功的案例,通过文旅业态提升和创意建筑设计,探索废旧厂房改造后的新生命。
“一期一会”美术馆
此设计为一个旧电房改造,把原有的废弃电站改造成一个新的小展览建筑。
“一期一会”是由日本茶道发展而来的词语。指人的一生中可能只能够和对方见面一次,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对待对方。
因为建筑内部空间不大,所以希望尽量地释放大部分墙面空间用作展览,因此在空间中央做了垂直的旋转楼梯圆筒,同时把进门的视线引向高处,解决了空间小的视觉问题,整个视野也更加开阔。
西安“春秋舍”设计师酒店
春秋舍设计师酒店座落于西安的半坡国际艺术区内,由旧工业厂房与一栋老苏联建筑改造而成,致力于打造成为西安市精品酒店的标志性建筑。
一种60年与6000年,工业旧址与历史遗存相映衬的格局,演绎了历史与前卫、厂房与文化兼容的美丽故事。
丹麦“西海岸”战后文化体验中心
新的 TIRPITZ 博物馆将一座历史悠久的德国二战战壕改造成为一处开创性的文化综合体,设计团队用一个单独的结构整合了四间展厅,并低调地嵌入位于丹麦西部的海岸保护区。
这处“隐藏的博物馆”共有2800平方米,预计每年可以吸引大约10万名的游客前来参观。
伦敦lion酒吧餐厅
位于伦敦Square Mile的一家新的全天餐厅酒吧,坐落在一个废弃的加工油毡和地毯仓库中,这里充满了工业遗产。
由红砖改造的仓库外部覆盖着上世纪50年代的棕色釉面瓷砖。最初的工厂窗户和12英尺高的工厂门也被保留下来,他们是设计工业美学中的核心。
荷兰蒂尔堡LocHal图书馆
庞大的LocHal图书馆和活动空间位于荷兰蒂尔堡的一座前玻璃和钢铁机车棚里。这座世界级的图书馆欢迎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前去阅读、交流学习和聚会。同时,它也为最新的创新性产品的研发、测试、展示和推广提供了场所。
这里保留了工业建筑的大部分钢结构,包括高大的玻璃窗和高耸的铆钉柱。作为对原始建筑的现代重新诠释,由黑钢,混凝土,玻璃和橡木制成的新型实心结构与一系列可移动的巨型纺织纱窗相结合,可在建筑物内形成临时区域。
一楼宽阔的台阶可以作为1000多名观众的活动座位,并将一楼的广场与大楼的上层连接起来;二楼围绕空间周边的画廊和楼梯让游客在浏览书柜或使用安静的阅读区时,可以近距离观察建筑的历史玻璃墙;三楼的大阳台可以观赏到城市全景。
法国矿场改造文化旅游基地
此次改造工程前后历经十年打造完成。场地的重生源自于经济的发展和渐起的艺术创造力。通过对老建筑的重修和新建筑的融入,使该项目场地环境更加完整。
为了保证原建筑外观及材料的完整性,设计师对较大空间实行整修和重装,将全新功能嵌入老建筑内,实现老建筑肌理在天花板和墙壁上的视觉连贯。
其中,内置结构全部由抛光金属板围合,周围老建筑的肌理在金属板表面反射,如同新旧结构的交融。亮面铝板为内置结构带来隐蔽外观的同时,也削弱的视觉上的紧张感。
这种通过材料表面反射周围环境的设计,创建了历史性的对话,象征着自上世纪以来存在的社会性巨大转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