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市司法局办公室柳苗苗
居委办公场所里,工作人员步履匆匆的步伐,桌面上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角落里堆放的防护物资,进进出出的“大白”……紧张的氛围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到疫情防控到了紧要关头!
市委已经吹响“扛起特殊责任、拿出特殊担当,全力以赴、尽锐出战”的冲锋号角,这个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司法行政人,我必须挺身而出、冲锋陷阵,以“螺丝钉”般的凝聚力、钻劲和韧劲,在这场疫情防控大考中书写司法行政忠诚答卷。
1 以“螺丝钉”的凝聚力,促进社区防控有效运转
一颗螺丝钉的力量是微小的,作用是有限的,当螺丝钉以合理的次序凝聚起来形成一个整体,那么它的力量则是无穷的。
办公室党支部柳苗苗
社区防控期间,居委多次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将一颗颗“螺丝钉”——志愿者安排在不同的点位上:有的在某片区巡逻,有的帮居民扫“核酸码”,有的统计核酸名单,有的维持秩序确保人员间隔2米。我的工作是楼下巡逻并按时通知某楼栋居民下楼做核酸。
每次收到居委核酸检测通知后,我便立即在楼栋群里转发,请楼栋居民提前做好准备。核酸开始一小时前,我再次对照名单,单独联系未回复的居民。核酸检测开始后,我们每栋楼的志愿者穿好“大白”防护服在楼下守门,防止居民提前下楼造成聚集。
有条不紊地做核酸检测
一个又一个志愿者各司其职、齐心协力,一枚又一枚螺丝钉高效作用、有序组合,在居委的领导下,核酸检测、物资运转等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居民正常居家办公、正常生活,从未发生重大突发事件,阳性人数也一直保持低位,整体管控效果较好。我不由得想起雷锋同志的一段话“虽然是细小的螺丝钉,然而如果缺了它,那整个的机器就无法运转了,慢说是缺了它,即使是一枚小螺丝钉没拧紧,一个小齿轮略有破损,也要使机器的运转发生故障的”。
4月11日,支部书记任命我为志愿者小组的小组长,协助书记工作。我向支部书记提出,抗原检测结果拍照上传确认可以减少接触,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经同意,4月12日在疫情最严重的封控楼进行试点,我们建立了楼栋微信群,并要求规定上传的格式要求,效果非常好,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接触,我立即向书记进行汇 试点结果,并建议在全小区推广。
获得授权后,各个楼栋建立了自己的微信群,由热心公益的年轻人担任联络员,抗原结果按照格式要求拍照上传。高龄独居老人,请邻居或楼栋联络员帮忙。15个楼栋组合起来建立楼栋联络员群,大大方便了通知传达和结果汇总。
4月14日早上7点,我接到通知, 9点前需完成抗原检测并统计结果,新的工作模式初展成效,在楼栋联络员的积极配合下,原来十来个志愿者花两三个小时进楼栋才能完成的任务,通过微信群很快就完成了,而且都有照片佐证。后面的抗原检测,我们越来越顺利,发布通知、实施检测、结果统计,既做到了楼栋内的透明公开,也拉近了楼栋内居民的距离。
在楼下站岗巡逻
每次我都能按照时间节点把结果汇总给书记,小区内有无新增可疑阳性病例了然于胸,等到做核酸时,抗原阳性病例不下楼,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为了进一步减少接触,发抗原时,我提议在门口挂个袋子或放个盒子,以减少发样时的人员接触,立刻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并付诸实施。
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些楼栋内的闪光点——由于封控,一位外地小伙缺食物,几位热心的上海阿姨,我出一盒蛋,你拿一锅饭,她送一包菜,帮小伙渡过难关;独居老人不会用手机,楼栋内年轻人主动帮老人生成核酸码、团菜、配药;封控楼内敞开心扉后,互相鼓励的话多起来了,快递到了,谁先下去,群里 备,井然有序。点滴之光,温暖人心。
今天,我依然还在一线做志愿者,目前我们小区物资进得来,疫情防控越来越规范,封控楼在陆续解封。爱人说我瘦了,我也真实体验了疫情之下基层一线的辛苦。作为党员,能有幸为小区、为上海抗疫出一份力,无怨无悔。我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驰援下,有全体上海居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一定能够形成强大的抗“疫”合力,上海一定能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
2 以“螺丝钉”的钻劲,提高社区防控工作能效
志愿者们除了按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外,还根据实际,钻研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避免核酸时出发居民与返程居民碰面,志愿者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一起在工作群里研究设计了一条小区圆形走位图,形成闭环,有效减少核酸检测时的交叉感染风险,得到居民朋友的一致好评。
“刚收通知,今天晚上组织全小区做抗原检测。”居委书记的话音刚落,工作人员立即着手准备相关工作,居委安排我负责一个楼栋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分发、回收、登记。志愿工作初期,居委安排居民自行下楼领取并送回试剂盒,我在楼下等候收集。
在楼下按门铃,发放抗原试剂盒
随着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为减少电梯里的感染风险,我优化操作流程,穿起更高等级的防护服,从“小蓝”升级为“大白”,依次到住户门口发放试剂盒;请居民做好抗原检测后将试剂盒放在门口的小袋子里并拍照发群里,我再依次上门回收,登记回收份数和检测结果,之后在工作联络群里向居委 告本楼栋检测情况,每次抗原检测的任务完成得较为顺利。
正是志愿者“螺丝钉”们不断钻研,不断改进,社区防控的能效不断提高,居民才更放心更安心。
3 以“螺丝钉”的韧劲,打好社区防控持久战攻坚战
居委人员好几次凌晨还在联络群里发通知上午要做核酸检测,他们前一晚为抗原自测忙到深夜,凌晨又开始新一轮的核酸检测准备工作,同时还要为居民联系买药、关心老人生活、协调运送物资等事务,基本在连轴转,夜以继日、通宵达旦。他们的付出和奉献、艰辛和努力,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是居委工作人员的韧劲。
志愿者搬运生活物资
我居委所在的新江湾城街道司法所所长,疫情以来,负责对口联系并驻扎在我小区。他是一名退役军人,有着军人的坚毅和不屈。有次我在居委办公室领取物资时,看到他正对着几个年轻的工作人员说:“你们回去休整一下吧,这里有我守着”,我想这就是司法行政人的担当和责任。
每次做核酸检测时,他都在最危险的核酸检测区域,总体协调全面工作,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危险。有时他骑着小电动车,在小区里到处巡逻,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处置,他一往无前的背影令我印象深刻。政府发放生活物资,搬运一箱又一箱沉沉的物资时,也有他的身影,这是基层司法所长的韧劲。
志愿者的背影
每次核酸检测时,我都提前站在居民楼下巡视楼栋,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有几次做核酸检测时接近中午,天气炎热,温度近30°,我穿着大白防护服,全身感觉闷热,面罩模糊不清,手套满是汗水,偶尔想用手挠脸,但想到有感染风险,便只能强忍着。连续做几小时核酸的医生、站在检测区域的志愿者,他们无一不是满头大汗、全身湿透。
欣慰的是,做核酸的居民,经常远远地向我们点头示意,有的还会说“辛苦了”。我们的坚守换来居民的肯定和小区的安宁,一切辛苦都值得。春暖花开的季节,小区静谧美好,只有大白“螺丝钉”来往进出,我不禁感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一颗颗“螺丝钉”的韧劲,为社区防控持久战、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志愿者合影
每一个志愿者的作用对于疫情防控工作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连结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
我只是这个大机器上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希望以凝聚力、钻劲和韧劲,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让我们的社区防疫工作无坚不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