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岁从技校毕业后,他就干起了工程车检修工的工作,一干就是23年。他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刻苦钻研,即使一个螺丝帽松动了,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很快,他从一名普通检修工,迅速成长为青岛首席技师。他,就是青岛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车辆部的工程车检修工尹星。今年42岁的尹星,已经成了地铁技工行业中的佼佼者,这些年来共申请国家实用型专利5项,去年他又牵头成立车辆技师工作站,为青岛地铁培养人才,并进行技术难题攻关。
尹星在对工程车进行检查。
1000多个螺丝都要挨个检查
尹星之前在莱钢从事车辆检修工作。2015年7月,通过招聘进入青岛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车辆部。虽然干的还是车辆检修,但是车辆类型不同,面对全新的环境,尹星说自己当时压力特别大。于是,每天下班后,他的时间,全部用来恶补知识,搜集各种资料研究学习,遇到不懂的就主动向同事请教。英语零基础的他,为了吃透英文版的资料,下班后通过网上的翻译软件,逐个翻译单词,翻译整理了五大本英文资料。经过刻苦钻研,尹星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各种工程车的检修技术。
共申请5项国家实用型专利
由于技术过硬,尹星又被评为“青岛市首席技师”。去年,他牵头成立了车辆技师工作站,并担任站长,负责技术攻关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他针对地铁车辆和工艺设备运行中暴露的问题,以及一线检修中在技术和工装上存在的短板,积极发挥自身技术特点,展开相关的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尹星在工作中发现,拆卸一个部件时,不仅容易造成部件损坏,而且还会带来人为伤害,于是就设计了一个拆卸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据了解,这一发明已经申请了专利,这些年来他共申请了5项国家实用型专利。不久前,尹星又带头完成了攻关成果《工程车加装运行监控系统》,这个系统相当于为工程车装上了“黑匣子”,为工程车及工程车司机提供了实时、全面的保护,填补了行业内轨道车安全防护设备的缺失。
自技师工作站搭建以来,尹星共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活动30多次,共有300多人次受训,为公司节约各类培训费用近20余万元。尹星还积极同年轻的同事一起交流,帮助他们分析生产中遇到各类检修难题,促进年轻员工业务技能的提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