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绪伦夫妇正在劝导司机(余春摄)
七年前,宜宾市长宁县竹海镇居民黄绪伦在家门外的公路上遭遇车祸,被一辆醉酒司机驾驶的商务车撞飞,命悬一线。在医院躺了4个多月,至今大腿里还有4副钢板,自称“死过一回”。
黄绪伦对车祸有着痛彻心扉的感受,而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饱受车祸之苦的他选择和老伴一起做一名文明交通劝导员。
他们常年坚守在通往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的繁忙路口,为放学路上的孩子、进入景区的游客和路口医院的病人,筑起一道交通安全“防火墙”。三年多来他们从不给自己放假,即使大年三十,也要等到人散车净才回家。
据长宁县交管大队负责人介绍,黄绪伦是土生土长的竹海镇人。
而竹海镇,是外界进入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的必经之地,每逢大假交通异常拥堵。2015年“五一劳动节”大假前夕,当地政府考虑到黄金周将至,交通又将迎接重大考验,而疏导交通的人手紧。当地交通办找到身为居民小组长的黄绪伦,请他夫妻俩帮忙维护竹海大桥头四叉路口秩序。
↑护送孩子们安全过马路(罗敏摄)
↑黄绪伦夫妇正在劝导司机(余春摄)
黄绪伦突然发现一辆摩托出现在桥头,又是一路小跑过去纠正。驾驶员从医院大厅出来,看样子认识黄绪伦,一边打招呼一边说“我只停这一会儿就走”,黄绪伦说“这里不能停,你停上(人行道 )去。”纠完交通违法,黄绪伦还让对方在“纠违台账”上签字,并安抚对方说:“我不是要故意为难你,这是为你好,出了事情不得了。”
↑夫妻俩的“纠违”台账(罗敏摄)
遭遇车祸,捡回一条命
黄绪伦清楚地记得,他出事那晚是2011年5月14日晚9时。黄绪伦骑着摩托车从蜀南竹海方向回家,刚行至镇街口,突然从弯道处冲过来一辆汽车,猛地撞向摩托车,黄绪伦眼前一黑就昏死了过去。
“被撞飞好几米,人被弹到对面的树上。”周兴琼说:事发后驾驶员拉开车门就跑了。听说驾驶员肇事逃逸,竹海镇上很多居民出来“抓人”。驾驶员唐某跑出几百米后被竹海镇群众抓住,长宁交警调查后发现驾驶员醉酒驾驶机动车。
事后,肇事驾驶员唐某受到了应有的法律惩罚不说,还支付了黄绪伦的治疗费21万余元,赔偿黄绪伦各类经济损失和后续治疗费等15万元。
交通劝导,三年不休假
三年前,黄绪伦和周兴琼出任文明交通劝导员时,宜宾至叙永高速公路还未开通。距离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仅六公里的竹海镇,是通往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和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的必经之地。
↑黄绪伦夫妇正在劝导司机(余春摄)
刚做交通劝导员时,黄绪伦和周兴琼对交通秩序维护、疏导一窍不通。64岁的黄绪伦向民警李川、李青柯等学习,很快就掌握了要领。“骑摩托车必须戴头盔,驾乘人员不能超两人;行人必须走斑马线,人车分离各行其道;机动车应礼让行人,不让的就要批评教育。”黄绪伦说,要是行人走到了车行道上,不管是谁都要纠正。
↑黄绪伦和民警李川一起执勤。(李青柯摄)
据了解,黄绪伦夫妇每天早上8点多到街口,中午12点前回家吃午饭,略作休整于下午2点30分前到岗;17时30分后回家(遇特殊情况、旅游旺季则可能推迟到晚上10点后)吃晚饭,18时30分准时赶到镇广场安装音响设备,带着小镇居民跳广场舞到21时30分,收拾设备回家。“21时30分后就不能跳舞了,附近的学生们要睡觉。”
坚守到老,愿天下无“祸”
当镇交管办征求黄绪伦的意见时,在车祸中“死里逃生”的黄绪伦不顾自己年老体伤,满口答应下来。“镇上有好几所学校、幼儿园,街村3000多人,还有医院。人们每天都在车流中穿梭,安全是个大问题。”黄绪伦想,自己协助交警把竹海镇的交通秩序搞好,事故减少,就是他对镇上乡邻救命之恩的回 。
“只要有车、有人违法,不管你是谁,他们都会上前劝导、纠正。”街坊们记得,有次上级领导来检查,司机违法将车停在路口,周兴琼上前劝导。司机说这车是领导来检查的,停在这里是为了等领导。周兴琼和对方理论起来:“等领导也要找个安全的地方停靠,停这里影响大家的安全,那可不行,请马上驶离。”司机无奈,只好开走了。
据竹海镇政府交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余春介绍:
黄绪伦和周兴琼任劳任怨,劝导人们文明出行,常年坚守在路口,既维护了道路交通秩序又展现了竹海镇的良好形象。余春说,镇政府补助黄绪伦夫妇每人每月400元茶水钱,但他们的工作仍然属于义务性质。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综合治理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老黄自发主动,无 酬上路劝导,让我们很感动。”李欣键说,黄绪伦夫妇激励着长宁交警更加努力尽职;长宁交警也倡导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为生命安全献策尽力。
浏览量 18.1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