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南京气象发布今年第二个橙色高温预警。炎炎烈日下,还有一群劳动者在默默坚守。当天上午10点多,江宁区江宁街道新铜社区巡河员俞宝正骑着电瓶车,从铜井河上游的铜井桥开始,向着河流入江的方向,慢慢地边巡查边向前缓行。车行到某处,他发现水面上有一根长约1米的枯树枝,还有一个塑料瓶。“这些都是刚从上流漂来的,”俞宝说着,掏出手机,打电话给打捞漂浮物的“打漂人”叶宣发,告诉他一会船行至此的时候注意打捞;走到另一处背水坡下,他又下车仔细查看,“这处背水坡500米处,6月底,曾有农民悄悄搭了个四五平方米的小披棚堆放工具,我发现后,立即上 社区对其进行了拆除。”因此,俞宝走到这一带时,总要仔细查看一番。
长江江宁段上游支流铜井河全长2.7公里,其中2.2公里在新铜社区管辖范围,2018年,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由各区党政“一把手”担任总河长,负起辖区河长制组织领导和推进工作的“第一责任”。江宁区江宁街道新铜社区立即组织落实“河长制”,在社区党委书记张兴明的带动和部署下,巡河员俞宝开始了每天两巡的日常巡查。“上级要求一周一巡,我们社区自加压力,巡河员及‘打漂人’每日两巡。”俞宝介绍。
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工程加快推进
手抓脚踩,钢筋工挥汗如雨
阳光炙烤下的迈皋桥地铁站东侧围挡内,火花四溅,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一片忙碌。孙庆朋穿着工作背心,对隧道钢支撑梁进行切割。他黝黑的臂膀渗着汗水晶莹发亮,厚厚的手套内甚至能挤出水来。
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是南京“井字”快速内环的收尾工程,不久前新庄立交至华电西路段,已先后开放了红山路隧道和地面交通。而华电西路以北段,迈皋桥隧道还在推进之中。
据施工单位中铁四局工程部长张强介绍,迈皋桥隧道全长1420米,华电西路红绿灯口以南600米基本建成,目前实施的是路口以南500米隧道明挖段施工,两侧隧道预计年底前可在红绿灯口下贯通。在高温期间,他们在现场设置空调休息室,工人可进入乘凉与喝水。
与隧道的深基坑作业不同,其北段的晓庄互通,数十名工人在毫无遮挡的桥面上绑扎钢筋模架。在阳光的暴晒下,工人手上摸的、脚底踩的都是滚烫的钢筋。一搭、一勾、一扭,王光启熟练地将一根铁丝绑扎在钢筋上,而这样的动作他一天要重复2000次。“最热的时候可以休息,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就是最普通的劳动者,这点苦不算什么。”王光启站起身来擦了擦头上的汗,仰起头将一瓶水喝完。
建设单位南京城建建管集团现场负责人杜展展介绍,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在抓紧实施剩余段落的建设。在高温下施工,他们已要求各施工单位做好高温防护工作,确保清凉物资供应充足,保障工人高温下的权益。目前迈皋桥隧道北段已进入隧道底板施工阶段,晓庄互通完成桩基50%,桥墩柱完成33%。该互通为地上3层,最高24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