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生间面盆钢架处质量通病的防治
问题分析:
1、技术交底不够全面及明确;
2、班组质量意识淡薄;
3、项目部质量检查力度不够。
管控措施:
1、施工前全员交底,项目部对焊接面数做具体要求,对焊接长度、厚度进行详细交底并 形成书面性文字上墙挂置于施工现场;
2、严格确定检查制度,督促班组进行加焊、满焊;
3、焊渣清理干净;
4、施工中需现场监督,现场交底,施工结束后隐蔽前,项目部需督促班组先进行自检, 自检合格 项目部检查合格后方可隐蔽。
二、涂料墙面泛碱
问题分析:
1、基层处理不到位,含水率过大;
2、施工时的温度、湿度未控制好;
3、施工完后门窗未及时封闭。
管控措施:
对内墙基层处理质量必须严格控制,要求基层施工应平整,抹纹通顺一致;涂刷前,应将 基层表面油污等清理干净;对存在色差大的基层,适当增加基层满刮腻子的遍数;面层涂刷时,基层含水率不得超过10%;进行涂饰施工时,控制好施工温度(应在10C以上);涂料涂刷完成后应及时封闭门窗。
三、电管线槽部位的乳胶漆墙面产生裂缝
问题分析:
1、预埋管线的深度不符合要求,管卡未安装牢固;
2、管槽内垃圾未清理干净,未洗水湿润;
3、补槽时水泥砂浆未分层粉刷,管边水泥砂浆未压密实,未做加强处理。或养护不到位。
管控措施:
1、预埋管线深度(管线外表面与原粉刷面层或原砖墙面的距离)达到15mm以上,并使管 卡固定牢固;
2、管槽内垃圾必须清理干净。槽内粉刷前需浇水润,并冲洗干净;
3、水泥砂浆补槽时应分层粉刷,待基层强度达到50%以上方可粉刷面层水泥砂浆。粉刷后,
做界面剂贴网格布,然后贴纸胶带批腻子;
4、按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养护工作,一般在抹灰24h后进行湿润养护(建议三天以上)。
四、墙面裂纹、空鼓、脱落现象
问题分析:
1、基层清理和基层处理不到位;
2、少工缺序,合并分层抹灰操作遍数不够;
3、图省力,随意加大抹灰砂浆的配合比;
4、偷工减料,不按要求加设界面抗裂措施;
5、不了解材料的性质,使用凝结后的砂浆;
6、环境温度、成品保护和养护等不到位。
管控措施:
1、基层清理干净,强度到到抹灰要求;
2、细部加强,受力集中部位必须挂铁丝网;
3、控制水泥含泥量,水灰比;
4、对于吸水率高的基体必须浇水淋湿润;
5、控制抹灰厚度,分层抹灰;
6、必须对墙面进行养护。
五、墙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
问题分析:
1、图省力,省工缺序,未按施工工序操作;
2、抹灰前没有事先按规矩找方、挂线、做灰饼和冲筋,冲筋用料强度较低或冲筋后过早 进行抹面施工;
3、冲筋离阴阳角距离较远,影响了阴阳角的方正。
管控措施:
1、抹灰前按规矩找方,横线找平,立线吊直,弹出基准线和墙裙(踢脚板)线;
2、常检查和修正抹灰工具,尤其避免木杠变形后再使用;
3、抹阴阳角时应随时检查角的方正,及时修正;
4、罩面灰施抹前应进行一次质检验收,不合格处必须修正后再进行面层施工。
六、墙面玻化砖铺贴后出现空鼓脱落现象
问题分析:
1、粘贴前墙体基层处理不干净,墙体浇水湿润不足;
2、转背面附着的污迹未清理,用水浸润后未沥干,水迹过多,粘结不实;
3、铺贴过密,不留调节膨胀缝。
管控措施:
1、施工前检查墙体粉刷层是否处理到位,需对基层进行浇水湿润。风化或松散严重的, 应铲除原基层,重新粉刷;
2、砖背面可用切割机开浅的横槽,砖背面冲洗干净,用粘结剂与水按比例调和,锯齿镘 刀批刮,粘结剂厚度在5~7mm;
3、使用相应的玻化砖粘结剂、重砖粘结剂,并配合基层使用界面处理剂;
4、砖缝控制在1mm左右,避免密拼;
5、建议采用挂贴法对玻化砖进行施工。
七、墙砖拼缝问题
问题分析:
1、部分墙砖品质不好,四个角不在一平面上,平整度达不到要求;
2、项目部管理人员对有V形边的墙砖粘贴技术要领掌握不够,导致对班组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3、施工过程中监控不到位,质量意识淡薄;
4、水平线控制不到位。
管控措施:
1、管理人员加强对各项技术规范的学习与培训,技术交底要到位。且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 控与检查;
2、严格控制来料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应退货处理。施工中用钢直尺每块检查,发现高低立 即整改;
3、墙砖粘贴时,上下两块砖交界处应预留1mm宽的缝,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材质 本身引起的安装质量问题,保证V型墙砖的上口在同一斜面上,四块墙砖之间的十字缝尽量 做到横平竖直;
4、铺贴时,严格控制水平线,第一排控制好了,铺第二排时再纠偏,每铺贴两排调整一次 水平。
八、壁纸施工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墙面墙纸起鼓不平
问题分析:
1、基层含水率大,抹灰层未干就铺贴墙纸,由于基层被封闭,多余水分出不来,气化就
把墙纸拱起成泡;
2、基层清理不彻底,因此基层表面仍有积尘、腻子包、水泥斑痕、小砂粒及胶浆疙瘩等;
3、对于墙纸特点未提前了解,工人按常规工艺施工。
管控措施:
1、在墙纸粘贴前,保证基层含水率符合规范要求,基层采用细沙皮打磨,然后用鸡毛弹 把打磨处灰尘清理干净;
2、采用专业工具滚胶,这样比较均匀,效果好;
3、禁止使用污染过的胶,保持胶内无灰尘及沙粒。
九、壁纸施工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拼缝处现较大裂缝
问题分析:
2、壁纸粘贴过程中开窗,表面开燥太快。
管控措施:
1、制作样板间,或裱糊一个墙面,观察墙纸收缩性,待掌握其特性后再进行大面施工;
2、采用喷胶粘贴;
3、在施工过程中,关闭窗户48小时,待墙纸慢慢干透;
4、接缝位置挤出的墙纸胶必须清理干净。用湿布多擦洗几次。
十、软硬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布面出现起皱现象
问题分析:
1、基层、垫层材料热胀冷缩,导致布面松弛;
2、布料本身有弹性、收缩。经过防火处理的布料容易出现此类问题;
3、制作过程中没有把布料拉直,做工不精细。
管控措施:
1、龙骨用白松烘干料,含水率不大于12%;
2、选材时注意布面材料的收缩性能,制作过程中把布料尽量拉紧;
3、在布料背面刷一层薄胶,以不渗透布面为标准,然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或用木胶 和水1:1调均,用喷壶(浇花用喷壶)均匀的喷洒在布面上,待干后布面会比较平整;
4、衬板可用油漆封闭,以防水汽进入使基层板变形。
十一、石材墙面平接拼缝处平整度差、高低缝
问题分析:
1、板材的厚度不均匀,板块角度偏差大;
2、操作时检查不严,未严格按拉线对准;
3、养护期内上人、存放或移动重物。
管控措施:
1、挑砖时剔出不合格砖,对厚薄不均匀的板材,加以注明,使施工人员施工时注意控制;
2、采用试铺,板块正式落位后用水平尺骑缝搁置在相邻的板块上直到板面齐平为止;
3、养护期内,禁止上人及存放或移动重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