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中国最早拥有铁路的地区之一。1910年,滇越铁路作为云南第一条跨境铁路伴随着屈辱和血泪建成。111年来,它以一米轨距见证了中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2021年6月,随着11座站房初露真容、167座隧道全线贯通、线路精调有序推进,云南第二条跨境铁路——中老铁路传来了即将开通的喜 。与“一颗道钉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条命”的滇越铁路修建史不同,这条连通中老两国的现代铁路充满了令国人骄傲、令世界瞩目的元素。
这是一条有深度的铁路,安定隧道体现了它的深度。
安定隧道位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交界处,全长17.5公里,最大埋深880米,是中老铁路玉磨段第一长隧,为全线Ⅰ级高风险隧道。隧道共穿越20条断层和2个向斜构造,集有害气体、岩溶、软岩、涌水、高地应力、高地热等不良地质于一体,其工程规模、建设难度与工程风险在国内铁路隧道施工领域都极为罕见,创造了中老铁路玉磨段 “8个之最”——最长隧道、最长辅助坑道、最长单个斜井、最多断层、最大埋深、最大变形、最大独头施工长度、最大水压。
2020年11月28日,经过1800多天的努力,安定隧道顺利贯通。
这是一条有高度的铁路,元江双线特大桥标注了它的高度。
元江双线特大桥位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境内,飞跨V型红河高山峡谷,大桥全长832.2米,最高的3号桥墩高达154米。主桥采用变桁高上承式连续钢桁梁结构,以249米的主跨度位居同类型铁路桥梁世界第一。
大桥两侧峡谷坡度达到70度,桥面到江面高差237米。建设者们采用国内首创的工艺工法,有效攻克建设现场地形地貌复杂、大跨度悬拼架设、超高墩施工等难关,为类似桥梁架设提供了中国智慧方案。
2020年7月1日,元江双线特大桥提前15天实现全桥合龙。
这是一条有长度的铁路,橄榄坝特大桥延展了它的长度。
橄榄坝特大桥全长3.5公里,共有墩台108个,是中老铁路玉磨段第一长桥。橄榄坝特大桥由东向西穿越田野、鱼塘、芭蕉林和橡胶林。修建铁路桥梁主要是为了减少土地占用,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建成与山川同美的风景线。建设者克服不良地质影响,大桥于2019年9月6日实现顺利架通。
这是一条有温度的铁路,景寨隧道提高了它的温度。
景寨隧道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境内,为设计时速160公里的单线隧道,建成开通后,列车通过隧道仅需4分钟。然而,为了这短短的4分钟,1000多名铁路建设者在常年高温湿热、幽暗密闭的隧道里接续奋斗,在尘土中挥洒汗水,用韶华岁月丈量莽莽群山,一干就是1600多个日夜。
隧道洞内温度长期达40摄氏度,在施工区域周边,每间隔8小时就要堆放冰块进行降温。建设者克服了涌水突泥、软岩变形、高温湿热的艰难险阻,隧道于2021年6月5日安全贯通。
这是一条有气度的铁路,友谊隧道展现了它的气度。
友谊隧道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磨憨经济开发区境内,是连接中国与老挝的跨境铁路隧道,也是中老铁路唯一的跨境隧道,具有“一隧连两国”的特点。这座隧道全长9.59公里,其中我国境内7.17公里,老挝境内2.42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友谊隧道的命名,寓意中老两国人民之间悠久深厚的传统友谊。
一座隧道,一头连着中国,一头连着老挝,这是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生动写照,也必将成为联接两国的幸福通道。2020年9月13日,经过1200多名中老两国铁路建设者1543天的艰苦奋战,友谊隧道安全贯通。
这是一条有态度的铁路,野象谷站展现了它的态度。
云南西双版纳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这里花开四季、青山绿水,被誉为“植物王国”。西双版纳野象谷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亚洲象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地方。毗邻亚洲象自然保护区的中老铁路野象谷站,避开了野象主要活动区域,车站两端以深挖隧道的模式穿越山体,线路不直接越过原始森林进入车站。在穿越亚洲象自然保护区的路段,建设者专门修建了数十公里的野象防护栏,减少铁路对野生亚洲象的干扰,是铁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典范。
目前,野象谷站已进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
中老铁路全长1000多公里,北起云南省会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由国内段、老挝段两段组成,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的对接项目。建成通车后,云南省昆明市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仅需3个多小时,至老挝万象有望实现直达运输、当日通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